气势磅薄的陕西韩城行鼓、诙谐幽默的河北昌黎地秧歌、雄险欢腾的广东醒狮、曲令丰富的青海花儿……
陕西省:韩城行鼓《龙啸九天》
河北省:昌黎地秧歌《炫舞奤风》
广东省:广东醒狮《南国雄狮展英姿》
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上午,第九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周口淮阳羲皇文化广场隆重举行,9个省份的非遗项目依次登场,使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观众在“龙抬头”的日子里尽享原汁原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盛宴。
当天一大早,古都淮阳已披上了节日盛装,虽然天空中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但仍然挡不住人们逛庙会看大戏的热情。熙熙攘攘的人群渐聚在羲皇文化广场,兴奋期待好戏登场。
四川省:苗族服饰《七彩苗染》
青海省:花儿 仓啷啷令《雪白的鸽子》
四川省:羌族羊皮鼓舞《沙朗传歌》
展演现场,来自陕西、青海、河北、四川、内蒙古、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省、自治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项目集体亮相。一大批“非遗”项目和省内外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轮番上阵,一展优秀传统文化古风神韵。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震撼登场,首次亮相淮阳古庙会,精彩的演出使淮阳人民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场文化艺术大餐。
陕西省:传统音乐《丝路欢歌》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安代舞《安代魂》
湖北省: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南省:毛古斯《狩猎》
河南省:豫剧《穆桂英挂帅·出征》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周口市文广新局和淮阳县人民政府承办。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展演活动自3月18日开始,至4月18日结束,历时一个月。以9个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等,展演分6场,共有35个项目参加展演活动,其中国家级项目18个,省级项目8个,市县级项目9个。
除了六场气势恢宏的大型动态非遗展演,3月17日至3月25日,来自省内的以传统技艺为主的33个非遗项目齐聚中原在羲皇文化广场进行集中展示,增强了陈州的古风神韵。
第九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闭幕式将于3月25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