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7-27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二   大暑 大暑
浙江杭州余杭区多种模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继宏 创建时间:2017-05-26 14:22:00

梵音绕梁,禅茶飘香。5月11日上午,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径山茶宴”让茶客流连忘返,让专家思绪万千。

“径山茶宴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是径山古刹以茶代酒宴请客人的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其在两宋时期盛行,传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禅意、礼仪、茶艺的完美结合。”杭州市余杭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说,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它揭开了神秘面纱,回归当下,又融入了现代生活。

据了解,杭州市余杭区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大胆创意下的“余杭非遗保护月”已成功举办了11届,成为大众参与非遗保护的有效平台;一项湿地保护开发工程,保护和弘扬了端午龙舟文化,成为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综合利用的成功实践范例;一位民营企业家投资700多万元建造的“江南民俗糕板馆”被命名为浙江省非遗宣传展示基地……

“近年来,余杭区让优秀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在助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文化传承发展为广大群众带来的获得感也明显增强。”冯玉宝说。

精品+普及:

表演类项目融入日常生活

“非遗保护不能停留在纸上、停留在记忆里,尤其是那些表演类的非遗项目,这几年我们在努力让它们融入生活,让人人都参与进来。”余杭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表演类的传统非遗项目,余杭一手抓精品培育提升影响力,一手抓项目普及化传承。比如,余杭滚灯、高头竹马等非遗项目通过精心培育,已经成为弘扬余杭特色文化的“金名片”。其中诞生于民间庙会的余杭滚灯,从舞进北京“鸟巢”、舞出国门的非遗精品如今已发展成为有几十万市民参与的群众健身项目。还有大陆花灯、鸬鸟鳌鱼灯等表演,这几年不仅多次参加各级各类展示活动,在民间也开展得热热闹闹。

有了群众基础,这些精品非遗项目通过自发的创新、改良越来越适应时代、融入生活,得到了真正的延续和传承,更具生命力。

传统+创意:

技艺类项目助推经济发展

和表演类非遗项目不同,余杭区对于“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余杭纸伞制作技艺”“古琴斫制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项目则实施“传统+创意”的保护模式,让这些传统手工项目扩大市场营销,增强发展后劲。比如,余杭的纸伞制作至少有230年历史,现在余杭区成立了纸伞创意工作室,使之走上了文创道路,正在重拾这一非遗项目的昔日辉煌;百丈镇传统竹器具生产加入互联网“竹分类平台”,开展传统竹器具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

“特别是中泰街道紫荆村成立了两个竹笛生产合作社,竹笛制作从业人员有1000多人,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当地成了竹笛销售的电商村,年产中高档笛箫近百万支,年产值超亿元,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余杭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钟山说,“融入了市场,这些传统技艺项目再也不用为‘生存’发愁,并且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项目+生态:

文化内涵融入生态环境

对一些与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联系紧密的非遗项目,余杭区实施“项目+生态”的保护模式,既促进项目与生态环境共荣共存,也推动了非遗在综合环境治理和经济开发中的合理利用。

余杭五常龙舟胜会是每年端午节必定举行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每年端午节五常街道都会在西溪湿地举办龙舟胜会,有来自各村(社区)的百余条龙船聚集参与。这项活动已融入西溪湿地的保护开发,两者相辅相成,取得了共赢。

同样,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径山茶宴,在余杭区委、区政府实施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开发建设中,也融入了乡村公园的大环境保护之中,产生了互相促进发展的效应。

活态保护构筑起了一套科学的保护体系,推动了非遗事业由申报为主向保护为重转型升级。

培育+扶持:

为非遗传承带来新动能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而对传承人保护的核心是鼓励其技艺的传承发展。通过推动建立传承人工作室、拜师收徒、展示展览等,把非遗传承融入文化产业规划,成为余杭区非遗保护的新动能、新引擎。”冯玉宝说。

余杭区积极倡导建立有基地、有传承、有展示的“三有”传承人工作室。2012年以来,在帮助刺绣传承人陆筱雅建立“筱竹雅苑绣坊”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了铁艺画工作室、古琴斫制工作室、戏服刺绣工作坊、余杭纸伞工作坊等15个非遗工作室,它们成为推动余杭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示范基地。

此外,余杭区对社会力量参与包括非遗保护传承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给予资金扶持。目前,余杭区拥有社会力量建立的非遗展示馆(室)15个、与非遗项目相关的民营生产性企业151家、民间非遗传承作坊56个;先后携手社会力量举办“民间手艺达人会”、陆筱雅刺绣艺术专题展、灶头画传承人阮士荣“水乡民俗风情百图展”等;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from余杭”团队将余杭纸伞制作技艺加以现代创意,携作品参加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一举夺得“红点至尊奖”。

“余杭滚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妙林祖孙三代传承舞滚灯,纸伞制作出现了年轻的创意传承团队,杭缎织造女承父业,中泰竹笛制作更是涌现了一批年轻力壮的新生代传人。此外,20名年轻人拜竹笛制作大师周林生为师;戏服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孙国荣常年开办刺绣培训班,已累计收徒300多人。目前,余杭区出现了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不断涌现的良好势头。‘培训+扶持’的方式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冯玉宝说。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