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立足文化深度,探索楚式漆艺多元振兴道路——湖北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
来源:“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19-06-04 13:26:00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各工作站在探索振兴传统工艺方面的相关经验和有效措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工作站名称: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

成立时间:2017年10月

驻站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任务:

以荆楚漆文化为源头,搭建国际漆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楚文化复兴与楚式漆艺振兴,引领全国大漆产业创新发展。举办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展览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全国漆艺技能大赛。培养一批漆艺设计制作人才,引进一批漆工艺及文创企业,扶持一批代表荆楚文化和漆文化的传统工艺品牌,推出一批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大漆+产品。

涉及项目: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及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的漆艺项目

2018年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以“楚式漆艺”为核心,不断创新“非遗+职教+企业”的荆州模式,全力推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突出抓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动楚式漆艺振兴,引领全国大漆行业发展,并进一步带动湖北漆树种植和生漆加工产业发展。一年来,工作站在硬件设施、平台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完善工作站机制,促进长效发展

2018年,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继续探究有效的振兴路径和运行模式,完善合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引导优质企业驻站,共建漆艺创意研发的平台。工作站先后与北京华方雕漆、深圳百宝漆艺有限公司、北京京作榫卯艺术馆等多家企业,与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就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创意设计、驻站研习等多方面达成共识,为大漆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人才保障。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仪式

为了更好地建设工作站,荆州市政府建立了“行政支持”服务协调机构。同时,建立健全“行政支持、智力支撑”相结合的服务运行机制,打牢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发展基础。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荆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荆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推动下,工作站在运行中探索完善机构设置与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机构及人员,组建了工作站运营团队,设立了站长——执行站长——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四级运行体系。相关管理方面,出台企业、院校长期驻站规章制度。


工作站为学术委员会代表发放聘书

通过工作站的平台建设,凝聚了一批人才资源,非遗专家、学者,漆艺传承人,高校设计师纷纷驻站,推进了智库建设,并协助已签署入驻协议的企业、院校落实相关工作,产生相关成果。

学术引领,加强荆楚传统工艺理论研究

工作站利用高校研究优势,开展材料科学研究、传统工艺的研究、文化史学研究、教育模式研究四个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借助清华智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形成学术转化,并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让高校的科研更接地气,鼓励更多的院校参与。

 

传统工艺荆楚文库”丛书

2018年,“传统工艺荆楚文库”丛书编撰持续推进,丛书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为基础,涵盖荆州地区楚式漆艺、斫琴、楚汉绣、竹简、青铜器等9个传统工艺项目。截止目前,楚式漆艺、斫琴文库建设已完成。2018年11月,湖北省图书馆大漆文献分馆在工作站挂牌,工作站将以此为基础,打造国内唯一的大漆主题图书馆,使之成为工作站科学研究和设计研发的重要学术支撑。继续推进楚式漆器数据库建设,围绕项目背景、建设流程、系统设计、数据应用等四个层面开展楚式漆器数据库建设论证工作,并积极协调荆州市博物馆、荆州市文保中心参与开发工作。

湖北省图书馆大漆文献分馆在工作站挂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工作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硕博论文开展漆艺相关研究工作,推动楚式漆艺古代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对接。2018年,清华大学共有2名硕士、1名博士、1名博士后人员全力投入到工作站的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硕士刘欢的《“荆作·楚生活”品牌规划及相关研究》、硕士刘方舟的《楚式漆器修复工艺方法研究》、博士李楠的《战国楚漆器实用器研究》、博士后向师师的《传承人群层次架构与培养模式研究》。

除此以外,工作站通过申办展览、学术会议及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促进传统工艺的理论建设。2018年10月工作站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生漆精制与漆器质量检测》课题项目,推动生漆质量及标准的建设。

发挥优势,加强人才梯队培养

工作站针对行业发展需求,构架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相互补充、促进漆工艺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生态完善,推动学科发展,探索“非遗传承+院校教育+研创驻留+创业孵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站合作,建设专家智库,将非遗传承、非遗研培、职业教育三者相结合,累计培训荆州及湖北地区传承人、从业人员、高校学生305人次。

2018年度共开展的培训有:荆楚传统漆艺培训1期、出土漆器保护修复人才培训1期、院校学生来工作站实习3批、艺术家及设计师的驻留2期、竹溪县的漆树产业基地和非遗扶贫工坊开展培训1期。

相关培训活动

特教残疾人学员在工作站工坊开展研培活动

工作站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站为契机,吸引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驻站开展漆艺教学活动,并开展国内外漆艺艺术家驻创活动,提升漆艺产品研发品质。

院校学员驻站考察

同时,工作站联合清华美院非遗研培项目组共举办2次培训班,累计培养传承人群65人。培训活动涵盖楚式漆艺、恩施和十堰漆树种植及生漆加工、楚绣、雕花剪纸、石雕等项目。在培训期间,举办了两次非遗展演及“荆州·哈密·玉树——传统工艺工作站、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这对于加强工作站人才队伍建设及扩大非遗传承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荆州·哈密·玉树——传统工艺工作站、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

为了加强大众对漆文化的认识及漆工艺人才的培养,“以赛促培”倡议漆艺项目进世赛活动稳步推进。在清华美院驻站专家的学术支持下,工作站组织策划全国漆艺大赛,积极倡议并推动漆艺项目进入世界技能大赛。目前漆艺项目的竞赛技术文件已基本完成,并已完成了全国14所漆艺高校、日本及韩国部分漆艺专家、国内部分漆艺行业及企业的联合倡议书。以技能大赛助推非遗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将有助于楚式漆艺的推广及人才队伍的建设。

传统工艺技能竞赛

交流对话,聚集人气促发展

2018年7月15日,由清华美院驻站专家牵头,工作站开展以“荆作·楚生活——对话荆楚漆艺传承人”为主题的首场传承人对话活动。对话活动围绕漆艺的材料制作、传承与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国家级传承人邹德香、省级传承人杜道子、省级传承人邹传志及湖北地区漆艺传承人、从业人员50余人参加。

“荆作·楚生活——对话荆楚漆艺传承人”为主题的传承人对话活动

工作站先后前往北京、深圳、福建及日本、韩国实地考察大漆产业发展状况。2018年6月,工作站执行站长许小兰等一行5人,在周剑石教授带领下,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站专家、全国漆艺专家、高校设计师共同前往日本,开展了为期10天的漆艺考察,并邀请日本漆艺专家到工作站考察交流。

工作站去日本实地考察大漆产业发展状况

2018年11月,在工作站举办了“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全国漆艺造成了广泛影响,提升了工作站的平台影响力。会议围绕“漆艺创作与文化交流”“材料科学与博物研究”“行业发展与工艺振兴”“漆艺教学与非遗传承”“漆树种植与材料应用”等理论和实践前沿问题开展研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漆艺传承人、文博专家、材料科学家、企业设计师等专家学者230余人参会,汇集了31位优秀漆艺传承人和青年漆艺家的40余件(套)作品。

“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

“荆楚问漆——2018全国漆艺邀请展”展览作品

2019年5月12日,“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联盟筹备预备会议共有21位漆艺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主要对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的章程、组织架构、目标和任务以及全国漆艺技能大赛的品类、漆艺博物馆建设、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标准、推广与销售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

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

漆艺邀请展汇集了代表全国主要漆艺非遗项目的19位传承人的40余件(套)作品,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传承人观摩展品,深入交流。

“弘扬传统 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筹备大会暨漆艺邀请展”部分展览作品

精准扶贫,助力产业发展

2018年5月27日—6月1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讨会课题组调研工作站,就传统工艺乡村振兴规划课题开展实地调研,规划打造“一个村子,一种工匠,一个手艺,一个品牌,一个产业”的乡村发展格局。工作站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国家级贫困县)深度合作,邀请17名来自竹溪的制漆人、合作社成员、特困户参加培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研修班上,工作站选派竹溪县3名学员参加研修,为打造竹溪生漆产业链培养了骨干带头人才。

为落实精准扶贫,培养残疾人新型传承人群队伍。2017年11月9日,首批残疾人漆艺学徒班(40名)成立;2018年,第二个残疾人传统工艺班顺利开班;2018年7月,“第三届海峡两岸残障事业南湖论坛暨海峡两岸残障人士技能展示”活动在武昌举行,首批残疾人漆艺学徒班的孙军伟、徐家虎、唐建业、龚飞等4名学员代表荆州残障人士参加此次活动。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竹溪漆树产业基地”挂牌成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杨佩璋与竹溪县副县长轩松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工作站在2018年度加强探索漆产业营销路径,发挥社会资本、高校人才的资源优势,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大漆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材料——制作”产业链。以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整合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化学系及西安生漆研究所的科技力量,工作站站长杨佩璋积极推动大漆材料科学研究,探索大漆喷涂技术、色漆制作技术和漆保健品制作技术;加快漆树种植基地建设,充分调研湖北恩施、十堰、宜昌等地的漆树种植、生漆加工、漆文化产业。2018年11月,“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竹溪漆树产业基地”在竹溪挂牌成立,成为工作站下设的首个非遗扶贫工坊。

为了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工作站在纪南文旅区实施了“非遗小镇”建设项目,将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核心内容,划拨了100多亩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现有工作站面积增加了2.5倍。

创新产品,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

荆州市政府将“楚式漆艺”定位为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核心竞争力,以材料与工艺研究为基础,应用为主体,艺术设计为灵魂来振兴传统工艺,激发工作站漆艺品牌建设新思维,打造楚文化IP及相关衍生品,唤醒湖北、湖南等地民众对于楚文化的记忆和认同。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

成果展局部,“荆作·楚生活”之大漆茶具

工作站相继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相关专家培育“荆作·楚生活”的品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注册相关商标,完成了“荆作·楚生活”大漆文化样板间建设,打造“琴、食、茶、书”四个非遗文创体验空间,设计研发了涵盖家具、文房、日常生活品等在内的以融入现代生活为目标的多个漆艺文创产品系列,使“楚式漆艺”朝着产业化、生活化的目标推进,促进楚式漆器创新发展。

“荆作·楚生活”非遗体验馆外景

为推介荆州非遗项目,提升荆州非遗知名度和影响力,荆州市政府积极搭建推介平台。工作站推进非遗进社区活动,相继在荆州黄家塘社区、章华台社区、九曲桥社区、北湖路社区、蛇入山社区、东岳社区等6个社区开展了为期30天的社区互动活动,2018年度社区参与人次4500余人,让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与市民更加贴近。在举办荆楚文化旅游节期间,精心策划、组织了“荆楚非遗”推介会,邀请了两湖地区的特色非遗项目参展,促进了非遗产品与旅游市场的有效对接。

首届荆楚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

“荆楚非遗”推介会活动现场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全国大漆行业唯一部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致力于成为全国漆艺教学及非遗传承创新的人才孵化平台,中日韩大漆行业交流平台,楚文化研究、文物修复及大漆材料加工的科研平台,以及拥有一流软硬件设施的漆器生产和创新设计的双创平台,以此带动和引领全国漆艺行业发展,带动楚式漆艺振兴,带动湖北漆树种植和生漆加工产业发展,并将在北京、武汉等地设立设计工作室和推广销售平台。

历史的厚度沉淀了文化的深度。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依托荆州的历史厚度,挖掘楚文化源头,结合现代文化需求,不断传承并创新传统工艺,运用多种措施打造当地传统技艺产业的多元振兴道路,在未来也必将提升区域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打响荆楚文化品牌。(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