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实践总结
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宋锦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苏州宋锦织造技艺源于春秋,形成于宋代。明清时期,苏州素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之称。当时苏州城内尚有织锦机300台。织造的帛、锦、纱、缎、绢等品种,以宋锦最为著名。苏州宋锦织造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富有民族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许多珍品被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目前,项目涉及的保护单位有苏州丝绸博物馆和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钱小萍宋锦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近年来苏州宋锦织造技艺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保护成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