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程勤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2月生,陕西省韩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韩城行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祖父影响,酷爱行鼓艺术,10岁起正式随祖父学艺。20世纪80年代开始担任鼓队指挥,在各类大型锣鼓表演活动中为韩城行鼓赢得荣誉。能熟记行鼓锣鼓经二十余种,并悉心研读总谱,熟练地掌握了鼓、锣、铙等各种
乐器
的演奏技巧,成为表演韩城行鼓的“全把式”。在继承传统行鼓表演技艺的基础上,编排了五种表现不同情绪的行进鼓段,形成一套精彩的行鼓表演鼓乐曲。培养的...
查看更多
汪道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代表性传承人。鄂州市城区东门牌子锣班社第四代传人,1966年拜宋兰阶、赵少富为师,学习锣鼓技艺,后又跟随汪克健、汪自新学习曲牌。通晓曲牌一百余个,精通各种文、武场
乐器
演奏,是鄂州牌子锣队伍的掌扦人。吹打节奏明快严谨、变化多样、悠扬流畅。带领班社参与周边地区红白喜事、庆典、宗教祭祀等民俗活动数千场次。弟子遍布鄂州城乡、黄石城区及大冶三地,成为鄂州牌子锣班社中最有影...
查看更多
杨仁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江西省丰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花镲锣鼓)代表性传承人。12岁开始学艺,参加川里班,师从曾秋喜。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担任川里花钗锣鼓队队长。2006年起,多次参加省、市非遗展示展演实践交流活动。将自己保存的花镲锣鼓全套传统
乐器
、手抄民间乐谱(工尺谱)全部捐献给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艺五十余年中,先后授徒一百余名,分别组建为川里、荣家、蛟湖、下边、蛟湄、降湖头、蛟湖街、沅溪、荣坊等十多个村的民间花钗...
查看更多
田文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5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法鼓世家,祖父、父亲都在法鼓会担任打铙手。8岁时跟着父辈学习打铙技艺,经刻苦磨练技艺逐渐娴熟。16岁就加入了表演队伍。后拜第三代传承人丰振富为师,全面学习法鼓各种
乐器
击打技艺及出会各种规矩。其动作标准、节奏分明,舞动落落大方、刚柔并济。1994年至2012年,担任当地法鼓会会长,管理法鼓会的各项事务,除组织会员参加演出展示和会具保管维修外,还毫无...
查看更多
杨奎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好永音法鼓,9岁拜师学艺。精通法鼓技艺,能够熟练掌握鼓、钵、铙、铛子、镲铬五种
乐器
的演奏和套路(扯旗、六九钵、叠金钱、捞月、卷帘儿、胯鼓)、曲谱(富贵图、阴阳鱼儿、对联、四时如意、八卦图、绣球)。1995年任当地法鼓会会长,带领会员参与各种公益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获天津市“津门鼓王”称号。
查看更多
傅宝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8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挂甲寺庆音法鼓。4岁即开始学打击小铬子,10岁能飞钹,16岁时已全部掌握法鼓的五种打击
乐器
。1964年拜法鼓名家孙尚平为师后,更加系统学习、全面理解古老的法鼓曲谱及舞蹈动作。在学习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会规,全面精准地掌握法鼓技艺,熟悉銮驾的发展史,后又参与到维修法鼓器乐及銮驾的保养和管理中来。与此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所学的技艺...
查看更多
李绍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5月生,辽宁省凌源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笙管乐(建平十王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祖父李长龄影响,学习吹笙。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吐字、花舌等演奏技巧,并能唱读工尺谱。以演奏古曲见长,继承了五十多首古曲,能熟练演奏的有二十多首,代表曲目有《送京娘》《苏武牧羊》《小谱庵咒》《四柱》《破北彦》《小佛韵》《经赞》《六陵子》等。除了捧笙之外,还会吹笛子。由于“十王会”是以乐队形式演出,需要笙、管、笛、云锣等各种
乐器
的配合,联系同...
查看更多
陈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1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现为泉州市南音研究社音乐顾问、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自幼习南音,10岁由陈绍良先生启蒙,12岁师承永春弦管名师林庶烟先生。通晓南音上下四管
乐器
,擅长琵琶,弹奏的姿势、手势、线路、指法规范,指力到位,节奏准确,速度适中,音色纯清;精于南音
乐器
制作,制作的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被福建省博物院收藏。至今已教授学生四百余...
查看更多
萨依提江·斯迪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4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向父母学习木卡姆弹唱,15岁开始向当地木卡姆艺人西尔买买提、孜克力·艾力帕特尔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十二木卡姆和伊犁民歌,1972年到新疆艺术学校进行了系统的音乐学习。能弹唱伊犁十二木卡姆全套曲目,熟练掌握拉克、恰比亚提、姆夏吾热克、乌夏克、潘吉尕、纳瓦、吾孜哈力七套木卡姆。弹奏
乐器
继承前辈弹法,指法准确,段落清晰;演...
查看更多
伊盖木拜尔迪·艾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36年2月生,2018年8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墨玉县有名的木卡姆其(擅长木卡姆者),能演唱墨玉县流传的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五套木卡姆,尤其是它们的琼乃额曼(系列叙咏歌曲、器乐曲、歌舞曲)部分。演唱曲调优美、抒情,还擅长巴拉曼、手鼓、纳格拉、苏乃依等
乐器
的演奏。重视收徒传艺,培养出一批木卡姆传承人...
查看更多
1
123
124
125
126
127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