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1.05.27
各地风采
5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主持人 高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 每年的6月第二个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
查看更多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1.05.27
要闻
5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主持人 高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 每年的6月第二个周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
查看更多
高舒:超越“物”“象”:中国民族
乐器
生态发展观
2021.04.29
论坛
【摘要】
乐器
附身于物,寄托于声,承载着国人的材料意识、修造智慧和美学认知,至今鲜活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伴随着现代社会对形制与声音、制造与应用的显隐性需求,取自天然材料的传统
乐器
在文化生态演进中,确立典型,发展为今人心中“中国民族
乐器
”的标准印象,向海内外传播着传统与现代中国的声音志趣。跳出“物”“象”关系,基于本土知识去拓宽文化事项的维度,认识时代与人所不断赋予文化遗产的规则和意义,方能拥有发展并修复自有生态的能力。 【关键词】民族
乐器
;乐...
查看更多
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成立
2021.04.29
地方新闻
4月26日,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揭牌仪式在上海前滩友成公园举行,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此次江南丝竹保护联盟的成立旨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彰显《长三角非遗守护联盟章程》精神,展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加强区域工作交流、推进深层次合作、创新非遗保护实践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参加...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赴吉林省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
2021.04.25
要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10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2021年4月21—23日派出调研组赴吉林省调研《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组一行五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带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少君及省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与农乐舞表演者合影 调研组走访了吉林省内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参观了东北二人...
查看更多
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织造”文旅新景象
2021.04.14
专题报道
苗儿滩镇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南部,距离县城82公里,是个土家族聚集地,土家族占到了92%以上。记者于4月初来到这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小镇,其时,山林中细雨绵绵、云雾缭绕,青山在雾纱卷起的一角露出真容,自然的神来之笔把远山近景定格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让人不禁想起“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的诗句。作为隐藏在山林中的一朵绮丽之花,苗儿滩则令人更加醉心、难忘。神奇的惹巴拉村寨、古老的凉亭桥、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满目葱茏的自然生态、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
查看更多
朱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内容与制度解读
2021.04.12
学 术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普法和执法,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法》;框架;宗旨;原则;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查看更多
朱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内容与制度解读
2021.04.12
论坛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普法和执法,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法》;框架;宗旨;原则;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旅游”成亮丽风景线
2021.04.08
专题报道
初春的新疆,冰雪融化,百花盛开。在5A级景区喀什噶尔古城,
乐器
制作、打制铜器、葫芦雕花、土陶上釉……令人眼花缭乱的非遗产品和体验项目汇聚一起,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启动“非遗集市”征集申报工作。在新疆,特色非遗体验项目与产品已逐步进入到多地景区与乡村,在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产品应有尽有...
查看更多
广西“非遗经济”点亮新生活
2021.04.06
专题报道
从织锦刺绣到竹编工艺,从唱响三声部民歌到传统民族
乐器
制作传承,近两年,广西注重挖掘非遗资源,强化传承利用,使非遗项目不仅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更成为群众增收创富的利器,“非遗经济”发展愈发红火。 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是有名的绣球村。该村2300多村民,有半数从事绣球制作。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旧州的绣球风情街和壮族生态博物馆、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非遗保护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 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是绣球文化扶...
查看更多
1
35
36
37
38
39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