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4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廿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2019.04.22
论坛
摘要:戏曲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传承,一种是学校教育。社会传承是在社会实践中一种自发发展的戏曲传承方式,包括家族传承、戏班传承、教坊传承等,以民俗生活为基础,以表演技艺为核心,既重视戏曲的艺术意义,又肯定戏曲的民俗意义,强调戏曲传承是通过代际之间共同的民俗生活、艺术实践来实现的,突出个性化的口传心授实践。学校教育是在社会传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传承方式,强调教材、教学方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知识和技能的平衡性、体系性,突出戏曲知识、技艺、审美的...
查看更多
第三届“天目湖·古琴”音乐会在溧阳奏响
2019.04.12
地方新闻
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 其间无古今。 4月9日,由中国
乐器
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溧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古琴学会、溧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美音自在溧阳”第三届“天目湖·古琴”音乐会在溧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剧院隆重启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裴旭、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溧阳市市委书记蒋峰、市长徐华勤等领导,参加2...
查看更多
南音文化生态之我见
2019.04.02
调研
摘要:本文综合南音历史文献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南音文化之乐人、乐事、乐谱和乐规等几个主要因素展开论述,来说明南音的传衍总是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文化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影响。对于当下各地热火朝天的遗产保护工作,应提倡从文化生态的整体视角来审视遗产保护的举措。 关键词:南音;文化生态;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18)03-0136-0...
查看更多
【译介】马里亚奇乐队,弦乐、歌及小号+壬生的花田植,广岛县壬生水稻插秧仪式
2019.04.01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将在以往译介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非遗名录项目内容的翻译介绍,每期更新两个项目。本专题项目简介译文仅供广大读者参考使用,不妥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译介项目十九 马里亚奇乐队,弦乐、歌及小号 Mariachi, string music, song and trumpet 图1 马里亚奇乐队,弦乐...
查看更多
西安鼓乐在日本展国风秦韵
2019.03.15
10周年媒体报道
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演出现场 作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国风秦韵——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日前在日本大阪富林田市举办。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的20多位艺人为日本民众展现了大唐雅音的恢弘气势。 “西安鼓乐”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演奏形式分为“坐乐...
查看更多
西安鼓乐在日本展国风秦韵
2019.03.15
地方新闻
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演出现场 作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国风秦韵——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日前在日本大阪富林田市举办。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的20多位艺人为日本民众展现了大唐雅音的恢弘气势。 “西安鼓乐”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演奏形式分为“坐...
查看更多
宁夏:2018年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2019.03.01
专题报道
2月28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一是《关于贯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宁文发〔2018〕125号)出台,明确对列入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非遗数据知多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舞
2019.02.27
专题报道
一、龙舞概述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多地分布,形式品种多样。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有关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
查看更多
葡萄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02.27
专题报道
葡萄牙马车(摄于里斯本葡萄牙国家马车博物馆) 葡萄牙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这样几种。 一是“法朵”。“法朵”是葡萄牙最广为人知的音乐形式,是葡萄牙的国宝,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法朵”一词据说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命运”。“法朵”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它源于巴西黑人的兰杜舞蹈,一种认为它源于葡萄牙的民间叙事歌曲,一种认为它...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端鼓腔”后继乏人 传承人盼培养专业人才
2019.02.18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表演。(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供图)正月新春,在山东东平,错峰出游与观赏演出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鼓腔”成当地节庆演出“主角”,但其仍面临知名度小、传承人少、年轻人对其接受度不高等发展难题。“张口别骂年尊老,抬手别打少年人。骂了年老折阳寿,打了少年结冤仇……”16日,在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戏社,端鼓腔传承人丁立新打起圆形羊皮鼓,放声高唱,柄部铁环叮当作响。端鼓腔传承人丁立新及其团队。(东平县渔家端鼓腔文化...
查看更多
1
50
51
52
53
54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