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2)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11)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6)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四季——夏
2025.07.17
专题报道
暑日漫漫,又进入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 高温之下,我们的祖先曾利用智慧和身边的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或是一方竹编的凉席,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抑或是一场消灾祛暑的仪式……这些消暑物件、方法和习俗覆盖人们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强身健体之余也提高了身体舒适度、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即将入伏,我们循着非遗的脉络,找寻夏季的一抹清凉。 全村出动,送大暑船喽…… 村民抬着制作好...
查看更多
“三轮驱动”构建四川非遗创新生态
2025.07.03
专题报道
6月20日晚,在九寨沟演艺中心内,数字火塘火光摇曳,藏袍、羌服随舞步翻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穿透夜色。游客举着手机,争相定格这非遗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互动交织的奇妙场景。来自山西大同的游客尤江感叹:“以前只觉得九寨沟的山水美,这次演出让我对九寨沟有了新认识。”这场名为“天下九寨”的演出,让非遗借助动态捕捉、AI等科技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通过科技、制度、人才“三轮驱动”,四川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的非遗创新生态,让沉...
查看更多
研培十年,树“文”树“人”
2025.07.01
专题报道
2015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149所院校倾力参与,1400余期研培班扎实举办,5.1万人次非遗传承人深造提升……十年耕耘,研培计划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规范、教学体系与管理方式。让我们倾听院校育人之“思”,聚焦传承人之“变”, 探寻从业者融合之“路”,从提升非遗传承能力、促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大维度,一览研培计划实施十年取得的丰...
查看更多
传承传播非遗,青春力量大有可为
2025.06.19
专题报道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当下,以传统为墨、以创新为笔,越来越多青年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书写着属于这一代人的故事,也让非遗“越活越年轻”。 “守”字值千钧 非遗传承,守正方能致远。对于青年传承人而言,“守”是深扎传统文化、萃取技艺精髓的修炼,是把祖辈的智慧化作记忆,将非遗的底蕴融入血脉,让非遗在时代浪潮中站得稳、立得住的根基。 河南洛阳孟津剪纸省级代...
查看更多
2025年
二十四节气
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联盟理事会在河南商丘召开
2025.06.03
要闻
5月21日,2025年
二十四节气
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联盟理事会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和文旅部的部署要求,以“传承节气文化,助力产业发展”为主题,回顾总结过去工作,研究落实今年计划。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朴,商丘市委书记李湘豫,
二十四节气
保护传承联盟荣誉理事长隋斌出席交流活动并致辞。
二十四节气
保护传承联盟理事单位、
二十四节气
代表...
查看更多
科技为非遗传承传播插上“数字翅膀”
2025.05.29
专题报道
滑动数字织机的梭子,实时织出蜀锦纹样;戴上VR头显,穿越到商朝探索甲骨文起源;在智能跟练系统前,跟着数字“太极老师”学一招一式;川剧数字变脸装置前,惊叹于动态变幻……在全民关注非遗的今天,科技日进千里,“非遗+科技”碰撞出的火花令人惊艳。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国际非遗节”)主会场现场,诸多非遗数字化应用和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备受观众青睐。 此次国际非遗节特设“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传播”板块,聚集了电子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查看更多
第九届非遗节将有近600个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
2025.05.22
要闻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将于5月28日在四川成都启幕。本届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宣传非遗品牌IP与相关领域的深入合作。 据介绍,本届非遗节共有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全面展示全国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节期间推出的国际非遗美食周,将设置家庭厨艺秀、非遗节里过端午等贴...
查看更多
2025“非遗焕新购物月”暨浙江省“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在湖州启动
2025.04.25
地方新闻
4月20日,恰逢谷雨节气,2025年“非遗焕新购物月”暨浙江省“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在湖州长兴大唐贡茶院盛大启幕。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湖州市委书记陈浩,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强,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中华,湖州市副市长石一婷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陈广胜对“浙江文旅促消费”惠民措施进...
查看更多
高小康:春节记忆的传承与生态重构
2025.04.21
论坛
【摘要】传统春节记忆体现的时间观念,一方面是生活时间的循环性,另一方面是文化记忆的积累和延伸性,这两个方面形成了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演化双重意涵。春节的“传统新年”的文化记忆与当下“社会实践”的现时化交往活动的整合,体现出跨越记忆缺口、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意义。庆祝春节的活动从节日意象的永恒性意义来看是“冷化”的期望,而具体的与节日庆祝相关的实践行为与记忆却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演变与发展,即“热化”的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包括春节在内的各种非遗的文...
查看更多
王晨阳: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认识春节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2025.04.14
论坛
【摘要】“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视角对春节的重新认识。在文化意义层面,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在社会功能层面,春节的传承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家庭社区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为中国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符合该公约所强调的社区参与原则。在当代价值层面,春节从粮食安全、优质教育等多...
查看更多
1
2
3
4
5
7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