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春节期间,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纷纷推出了兔年主题非遗作品展示和体验、兔年文物展览、兔年特色庙会等兔年主题文化活动,从生肖溯源、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维度对生肖文化进行多角度诠释,通过多元形式和丰富内容,展示以兔为题材的珍贵文物资料,表明了十二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和传统年俗文化的象征,让广大观众在欢度春节、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对我国悠久的生肖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云南丽江古城黑龙潭公园,梅花绽放。(新华社发 ) 云南腾冲市马站乡响水沟山谷里,叶片上凝结了晶莹的冰。(新华社发 ) 在重庆市南川区北坡景区拍摄的“雪鸭”。(新华社发 )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月季花果实与白雪相映成趣。(新华社发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居民家中长寿花开放。(新华社发...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大寒,公历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一、大寒节气知多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寒,公历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一、大寒节气知多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小寒,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一、小寒节气知多少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现在,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小寒,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一、小寒节气知多少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 现在,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图①:2022年1月,大寒时节,雪后故宫一角。(摄影:麦田)(影像中国) 图②:北宋画家范宽作品《雪景寒林图》(局部)。(天津博物馆供图) 图③:当代画家吴冠中作品《山村晴雪》(局部)。(中国美术馆供图) 图④: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创作者郑利民作品《二十四节气·小寒》(局部)。(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隆冬时节,泰山雪霁美景。(摄影:刘佐仓)(人民视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①:2022年1月,大寒时节,雪后故宫一角。(摄影:麦田)(影像中国) 图②:北宋画家范宽作品《雪景寒林图》(局部)。(天津博物馆供图) 图③:当代画家吴冠中作品《山村晴雪》(局部)。(中国美术馆供图) 图④: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创作者郑利民作品《二十四节气·小寒》(局部)。(衢州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隆冬时节,泰山雪霁美景。(摄影:刘佐仓)(人民视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①:杨红卫正在扎制潍坊龙头蜈蚣风筝。(摄影:徐洋) 图②:杨乃东正在印制年画。(潍坊市寒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 山东,潍坊。走进杨家埠村一间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中一处等待上色,它们要比原本更加漂亮;那么多的“蜻蜓”排成一排等待穿衣,它们要比先前更加精美;那是一只“仙鹤”,有着长长的腿和脖子,也在等待着美丽的变身。 一把锋利的小刀把半截竹筒剖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2年对山东非遗事业而言,于平凡之中显现诸多亮点。纵向发展的维度来说,各级保护项目在变多,传承人群队伍在扩大,技艺类等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在增加;横向观察的维度去看,与全国兄弟省市区相比,山东自身的非遗品牌正在持续打造,尽管部分工作仍有差距,但非遗战线干事创业的劲头足,能够客观科学认识当前环境形势,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唐代诗人韩愈写过一首《题榴花》,中有“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一句。用来比喻当下山东的非遗事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