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造纸术历尽千年沧桑,是中华四大发明之一,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薄薄方寸之间流淌着千年文明,传承着中华历史文化的血脉。然而,当时间跨入现代,手工纸的现实需求不断减少,传承也面临后继无人的景况,东巴纸等手工纸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 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低潮的古老造纸术在最近10年间逐渐回暖,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见证了这一转折。2008年1月,汤书昆牵头的《中国手工纸文库》项目启动,由于缺少基础资料考证,他和团队通过民间调查、数字资...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59期:2020年12月14日—27日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 ▲ 全国“非遗在社区”工作交流活动上海举行...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言 于康震指出,农业农村部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十分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创新,指导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言 于康震指出,农业农村部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十分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创新,指导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社会上一直以来存在着“原生态”“本真性”与“活态性”“再造性”的探讨。这两种角度从更长远的影响来看,应该都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手段。“保护”肯定是非遗的总要旨,但遗产的“复活”一定是个大方向,其间,设计可能会成为最好的嫁接和转换方式,而由此开创的保护与传承新建构体系,也将会成为一种大众生活综合体新格局的起点。 【关键词】 设计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手段;实践与效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