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雄安新区建设须兼顾民俗文化传承
2018.01.11
论坛
雄安新区设立至今,“文化先行”理念一再被强调。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带队赴雄安新区现场调研并部署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同年5月,河北省文化厅下发《关于加强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的通知》,启动雄安新区非遗的全面调查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据悉,新区还计划构建博物馆体系,有选择地建设专题博物馆和主题遗址公园。在“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的基调之下,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发展多了一份想象与期待。 但有形文物可保护,无形文化易消失。雄...
查看更多
项兆伦:传承发展传统工艺,要“用”字引领
2018.01.02
论坛
在非遗
传承人
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交流会上的总结发言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2017年11月17日)同志们:这次工作交流和部分高校的非遗
传承人
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展,让我们和很多参加研培的
传承人
一样,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从中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多么广阔的空间和多么巨大的潜力;看到广大
传承人
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涌现多少优秀的作品,出现多么丰富的产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正面临承上启下、继...
查看更多
专访海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莫青桥
2017.12.28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莫青桥,一级演员。历任海南省歌舞团副团长、海南省琼剧院副院长、海南文化体育公园管理中心主任。2...
查看更多
专访西藏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敖超
2017.12.22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敖超,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
查看更多
坚守人民立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12.14
论坛
江西省上高县妇女剪纸协会的妇女在创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剪纸作品 新华社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民间艺人为当地儿童介绍皮影戏知识 新华社发厦门蔡氏漆线雕第12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在展示漆线雕的线条技艺制作工序 新华社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此为指引,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
查看更多
专访山东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衍良
2017.12.14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王衍良,山东牟平人,管理学硕士。历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山东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2016年...
查看更多
专访宁夏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慧玲
2017.12.11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马慧玲,女,副研究馆员。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文化产业处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现任自治区文化馆馆长、自...
查看更多
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2017.12.05
论坛
内容提要: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创立的“四重国际合作机制”为背景,探讨遗产化进程中的史诗传统及其在不同遗产领域中的表述问题。一方面,基于“遗产项目”这一专用术语的指代功能,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确认和确定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公约》名录中涉及的史诗传统或与史诗传统互为关联的遗产项目作出大致清理和归类分析,围绕史诗传统进入遗产领域的基本路径和重点案例,讨论地方知识与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的话语张力。关键词:史诗传统 非...
查看更多
十余年来中国大学 “非遗” 传承的实践形态
2017.12.05
论坛
摘要: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以传承实践的主体为线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承为核心的理论准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以学科为主体、社会传承为核心的文化服务阶段。相应地,就实践形态而言,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可以分为三大类:非遗文献的知识形态、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和非遗调查的田野形态,这些形态表征了一个总趋势:中国大学正逐渐成为政...
查看更多
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确立和实践
2017.12.04
论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社区相关的概念,如“社区参与”“社区知情同意”“社区介入”“社区认定”等,常常是未经审视和辨析就已广为传播。以“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为例,绝大部分的研究都不对其加以阐,而是将其视作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或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2003年《公约》)和2008年通过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并没有...
查看更多
1
58
59
60
61
62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