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做好准备,迎接传统文化全民传播时代
2017.05.23
论坛
如今,在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的现场,总是不少各种“长枪短炮”和高像素智能手机。然后,相关的图片视频就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传统节日活动,以及其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之所以能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不仅仅是由于
传承人
、从业者、参与者的代际传承,也与当今日益发达的人际传播息息相关。可以说,传播与传承缺一不可,共同维系着传统文化事象活态存在的生命力。 全民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中央刚刚发布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要求形成人人传承...
查看更多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基于非遗社会实践与现象的观察思考
2017.05.19
论坛
摘要: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些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非遗传承问题的突显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 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自2015年开展的非遗...
查看更多
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2017.05.11
论坛
生活是民间文化的沃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发展。只有深入民间,扎根生活,去粗取精,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可以说,我国民间文化事业正面临...
查看更多
专访黑龙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孙亚强
2017.05.10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亚强,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会...
查看更多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
查看更多
专访广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朱凤立
2017.05.02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广西南宁市人,一级演员。曾从事戏曲表演、戏曲理论的学习、研究,后任广西彩调剧团副团长...
查看更多
专访安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黄先有
2017.04.27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图1:黄先有 黄先有,研究生学历,副研究馆员,曾任职于安徽艺术学校、省庐州艺苑、省文化厅机关服务中心、省艺术研究院,现任安...
查看更多
项兆伦副部长:关于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
2017.04.26
论坛
2017年4月21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中国非遗
传承人
群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培训班上,发表《关于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 他指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
查看更多
苏平的花儿演唱艺术与西北花儿的传承保护原创
2017.04.18
论坛
西北花儿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西北人民历经千百年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鲜活而广泛地存活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间,是有着无穷生命力的活态的精神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功能。同时,花儿是地处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多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地方性知识,彰显着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花儿的强大传承倾注着以苏平为代表的西北各民族民众和艺术...
查看更多
当非遗
传承人
不再是终身符号
2017.04.18
论坛
漫画:贾丛丛 日前,苏州市文广新局公布了首次市级非遗
传承人
评估结果,在实际参加评估的235名市级代表性
传承人
中,在泥塑技艺、中医儿科、舞龙灯、花线制作技艺等项目中有9名
传承人
评估不合格。这是苏州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建立“定编”、“换血”机制后进行的第一次评估结果公示。而对于这项举措,有人拍手叫好,认为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头衔热”、“大师热”的乱象。有人却表示并不看好,认为这样一刀切的评估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别的非遗
传承人
,违背了对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1
66
67
68
69
70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