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传承要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2014.07.15
论坛
非遗传承要建立多元化立体保护体系 王 耘 在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非遗,不但是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也成为近日文化部举办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上的焦点。纵览近年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谓是喜忧参半。面对非遗这样的“民族文化基因”,其传承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如何传承,传承的方法、路径却一直是一道有待彻底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从形式到内涵,从搜集、挖掘、整理到教育、创作、传播多元化的非遗传承立体架构体系,才能保留、展示并传承其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2014.07.15
论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政府间合作的项目传入中国,很快演变为一个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并且在这场运动中传播了新的文化理念,制定了新的法律、新的公共文化政策,第一次通过正式体制大面积地承认近代以来被否定的众多文化在公共领域的合法地位。这场社会运动在文化上的结果具有革命性,改变、终止乃至颠覆了近代以来的文化革命的观念与逻辑。 一、作为社会运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英...
查看更多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2014.07.15
论坛
“非遗”理论建设的可贵探索 王文章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短短十几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历了由以往的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阶段,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科学保护阶段和以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标志的依法保护阶段。这一方面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国际范围内普遍得到重视;另一个更重...
查看更多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
2014.07.15
论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 王家乾 苏大为 2001 年5 月18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昆曲被列为19 项代表作之一。以此为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理念迅速博得了我国官方和学界的认同与重视。纪录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艺术形式,也由此被推到了一个新的文化高度。 目前,虽然学界对纪录片的分类并没有“非遗”纪录片这一类,“非遗”纪录片在学术上也不是一个被公认的...
查看更多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2014.07.15
论坛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制化轨道
2014.07.15
论坛
中国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制化轨道马盛德 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我们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终目的是让祖先的遗产在当代人的手里很好地传承,更好地延续遗产的生命力,更好地弘扬和振兴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这些伟大的文化遗产,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的责任。我们这个单元主要是讲传统的古法技艺和当代人的关系,这是非物质遗产重要的领域。 说到传统古法技艺,它是我们祖先给予我的珍贵遗产,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积累、总...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人
应该是艺术家
2014.07.15
论坛
非遗
传承人
应该是艺术家 漫塑早已有之,瓷塑的历史更长,而把漫塑和瓷塑结合起来,创作出陶瓷漫塑来,还实属冷门。水墨漫画和漫雕名家、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孙大立,在继承面临绝迹的中国磁州窑陶瓷捏雕绝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在漫画方面的特长,将“漫”字所含有的任性和夸张变形的手段,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精湛的捏雕技艺。他的作品质朴中透着幽默,幽默中透着雅致,被公认为中国磁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雕的继承人。 磁州窑捏雕很接地气 美术文化周刊:磁州窑在我...
查看更多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概况及启示
2014.07.15
论坛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概况及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其自提出伊始就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也是由国际组织最初提起并制定规则来认定和保护的,因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必然要将相关的国际保护规则,包括保护模式、经验成就及争端热议作为立法考虑的前提和重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立法概况 (一)主要国际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及保护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起...
查看更多
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
2014.07.15
论坛
满族说部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研究高荷红 内容提要:《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第一批一共11部10卷本;除此之外,我们了解的还有28部,还有徐爱国的《天命雄鹰》,张德玉搜集整理的《三皇姑开矿》、《佟春秀传奇》,后来加入的明代《依尔哈木克》、《莉珠坤逃婚记》,对这些文本及其传承情况的介绍,我们发现满族说部文本经过多少代人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异文,只有那些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的家族才传承了下来。 关键词:满族说部 文本 流传情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
查看更多
展演与再造:海南黎族口头传统传承现状及思考
2014.07.15
论坛
展演与再造:海南黎族口头传统传承现状及思考——基于五指山市“三月三”的考察杨杰宏(纳西族) 黎族的口头传统遗留较为完整,体现出体系层次分明、口头与书面文本共存、不同地域间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特征,在现代性背景下呈现出展演化、复制化、再造化特点,正处于传统向现代的通过阶段。政府、学者、民众、企业等多元力量的有机整合是传承口头传统的决定性因素。 海南,一个热带、海岛、异域、旅游构成的文化符号。自1988年建省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来,它的动静一直引起国...
查看更多
1
78
79
80
81
82
10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