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中国将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情高涨。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介绍说,文化部目前已收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项目2356个。  据介绍,这些项目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直属单位。目前,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将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酝酿已久的中国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本周五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由原先的10天增加为11天,农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此方案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暨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研讨会召开 研讨会开幕式  本网讯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文化局、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晋江市委宣传部、晋江市文化体育局共同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传承人暨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研讨会”,11月1日至3日在福建省晋江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常克仁、社文司巡视员周小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木卡姆艺术走进高校课堂  10月29日下午,遒劲、婉转的新疆木卡姆音乐在中国音乐学院响起,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维吾尔族音乐家与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联袂,为“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教学周”做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  为弘扬、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中国音乐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协商,从10月11日起共同举办“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传习班”,新疆艺术学院派出了6位专家前来执教。经过两周的学习,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已能熟练地用弹拨尔、艾捷克等维吾尔族乐器演...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悠扬的蒙古族长调还能传唱多久? 蒙古族歌手乌云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西部歌王赛歌会上演唱蒙古族长调《驯服的小青马》  长调,这门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艺术,自2005年申遗成功后,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以及长调还能传唱多久的话题,就一直是专家们关注的热点。     逐渐消失的传承土壤     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知名歌唱家拉苏荣说,奔腾的骏马、流动的蒙古包、广袤的草原、山川、河流,是古老的长调艺术生存的土壤,它滋长于草原牧民的生活中,相当一部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河北高校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燕赵大地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第一批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项目就达39项,居全国第四位。近些年,河北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党委提出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海峡两岸共同保护传承闽南民间艺术――2007年厦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综述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    梁宏彦  闽南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在不同的时空里,闽台两地的民间艺术呈现出相同与差异的面貌,双方期待了解彼此的异同,虽然之前有过展示与交流,但比较集中地展示闽台两地共同的民间艺术还从来没有过;闽台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记录、保存、传承民间传统艺术,已成为海峡两岸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课题。为了对两岸共同拥有的闽台民间艺术进行一次全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阳:首届剪纸艺术节开幕    9月28日上午,首届中阳剪纸艺术节在陕西省中阳县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著名剪纸艺术家、研究专家以及数千种剪纸艺术精品,在这一民俗文化研究交流的盛会上登台亮相。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郑社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安和,省政协副主席阎爱英出席。  中阳县民间剪纸具有极高的审美与人文价值,其艺术特色纯朴古拙,保留了秦汉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成为5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激越的日本鬼太鼓、秀美的韩国长鼓、热烈的中国鼓……在9月20日至24日于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上,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鼓声合奏向观众献上色彩缤纷的文艺表演。除了中国昆曲、日本狂言、韩国唱剧之外,还有古老的书法和珠算表演。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代,亚洲文化一度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喑哑”“失色”,尤其是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日韩共同关心的话题。  日本:文化艺术立国  在20日举行的中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燃起民众激情  日前,继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嵊州吹打、舟山锣鼓等39项代表项目相继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后,浙江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体系,从而使该省“非遗”保护项目达到2000多个。  8月在山西大同举行的国际剪纸艺术展,吸引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40多位剪纸艺术家参加,300多件流光溢彩的剪纸艺术作品,辉映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纸上走入生活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