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专题报道
靠国家扶持才能活? 音乐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    《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记者看到85岁高龄的张本兴和智化寺京音乐被列为惟一一个“国家级”项目和人物。2008年2月份,文化部为张本兴老人颁发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证书”,而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就已经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中。   抬脚走进智化门,一缕徐缓悠扬的清音给古刹带来了越度百年的静谧和空灵。智化寺社教部王娅蕊告诉...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日本“人间国宝”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教授称号     本网讯 5月15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仪式,授予日本“人间国宝”、“狂言”表演艺术家野村万作“名誉教授”称号。野村万作率长子野村万斋先生等一行10人出席仪式。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科研处处长马盛德,研究生院副院长孙建君,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王老吉背后的"非遗"争夺战:一场官司引发的"入遗"    专家清点非遗开发中的误区          ○位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是这种酒的制作技艺,不是酒。但该品牌酒在打广告时就说,某某酒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荒谬了。酒是物质的,怎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冯骥才          ○在日本,一旦企业希望申报非遗,必须交出自己的配方,否则不可能申报成功的。一旦经营出现问题或者公益性事业做得不够,政府有权“罢免”企业对这门技艺的经营权...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强调―― 整体保护 活态传承    “我们不能老是摸着石头过河,要尽快掌握规律,游过河去。”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的一番话引起参加“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的近百位与会者的共鸣,这也是此次会议宗旨的一个形象阐述。  5月18日至19日,由文化部主办,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政府承办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等有关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福建、安徽、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陆丰皮影已难寻唱演俱佳的艺人陆丰南塘镇环林村,陆丰皮影著名艺人卓幼儿的儿子卓木宇(左),正在舞动有着四五十年历史的皮影。过去他父亲一年要表演十一个月,现在他的业余剧团一年只有十天左右的表演。    ?18年来首度露天公演,观众堵塞了马路  ?国家级传承人蔡锦镇而今已记不全唱腔  ?影人没有表情,当现代音响取代了影匠的现场演唱,便无法表达万千情感  近两年盛名在外的陆丰皮影戏,即便是在当地人口中,也只是记忆中依稀的光影。陆丰县城河堤旁闲坐的老人,会眯着眼睛...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非遗”保护国家、省(市、自治区)、市、区(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意在摸清家底,是“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充分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特点、分布、生存等状况。     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讨会上,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摸清家...
查看更多
论坛
 入乡随俗的田野作业――民俗学方法论之一  乌丙安  各位老朋友、各位新朋友,各位老朋友,各位小朋友:     我的题目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入乡随俗是我们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华人都知道的词,它用在我们的术语上,也是响当当的。我从事几十年的民俗学研究,我的实践,我的田野作业就是这样开始的,所以我说,第一个发言我就从原始谈起,就是最古老的方法:入乡随俗。    我个人认为,民俗学方法论里的入乡随俗方法有两个小的基本点(还有很多别的基本点,我现在讲这两个基本点):第...
查看更多
论坛
 田野作业前的案头准备  刘魁立        我首先需要向各位坦白的是,我几次向我们的会议主持人——方李莉教授申请,我只来听会。方李莉教授一再地驳斥我说是你不能这样。我说我真的没有很好的准备。这大概还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准备,更重要的我和前面发言的,和今后还有很多先贤或者是同行一样,我在这一方面的确没有什么特别可以向各位贡献的。那么,方李莉教授一再地不答应,那我也只好向各位汇报一下我自己的若干感受。    在座的高丙中先生知道,大概在三四年前,在这项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神秘乐器羌笛的制作和演奏赵亚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这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诗篇,羌笛这种乐器也因此而闻名于世。陈海元用鼓腮换气法吹奏羌笛    几千年过去了,羌笛还是那种羌笛,乐曲还是那种乐曲,只是会制作、会演奏它的行家却越来越少,现在加起来一共不超过10个人。    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羌笛的演奏和制作技艺正是其中之一。两位大师带着一个徒弟一起演奏羌笛 这一次我在重走西北角的路上,在川西北的茂县,有幸...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羌寨文化,不会成为绝唱  萝卜寨的羌族妇女在家绣羌绣为新寨开寨做准备登上前往新家的客车,父亲整理着孩子的羌族服装  档案  地震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轰然倒塌,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永平堡石砌古城墙、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等专家,在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上,发出了呐喊:再不紧急抢救,羌族文化恐将成为千古绝唱!  “吉娜”,羌族传说中最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