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
2008.06.19
其他新闻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图为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羌族小伙儿在表演羊皮鼓舞(资料图片)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损失严重。 四川省有着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人生命记忆的根,是巴蜀文化之根,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羌族史诗、羌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多。地震却让这种“多”瞬间变“少...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2008.06.18
其他新闻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 2008年6月16至1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修复、重建及传承恢复规划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规划。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屈盛瑞副司长、周小璞巡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08.06.18
其他新闻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新华网福州6月17日电(记者 许雪毅)“不管是南音、昆曲、歌仔戏,还是妈祖文化,当前两岸交流的良好态势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生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举世关注的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华夏儿女更加关注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记者调查发现,新形势下两岸携手将更好地推动非...
查看更多
紧急行动抢救羌族文化
2008.06.17
其他新闻
紧急行动抢救羌族文化 在各级文物部门和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支持下,一个抢救羌族文化的行动,正在北川进行。 羌族文化遭遇灭顶之灾 5.12地震给北川羌族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无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 "大地震给羌族文化造成创伤,是毁灭性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羌族的碉楼、吊脚楼等羌族民居,祭祀塔及羌族服饰羌族民俗文物、实物,流传了几代甚...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防“重申报、轻保护”
2008.06.17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防“重申报、轻保护” 新华网银川6月10日专电(记者曹健)记者日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专题采访时了解到,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定工作的开展,各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应防止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现象。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方面,部分贫困地区列入名录的保护项目,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不少贫困县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经费而无法实施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一些
传承人
抱着“先申报再说”的心理...
查看更多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2008.06.17
论坛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陈勤建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然而,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一些地区,田山歌缺少田,灶头画没有了灶,农民画没有农民,手工棉纺没有了棉田等;另外,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一些带有江南水乡细致婉约特色的类别也难以传承下去,如精工细作的顾绣,曲折悠扬的江南丝竹等;有的类别需要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深厚的绘画功底...
查看更多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08.06.17
其他新闻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启幕。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
查看更多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2008.06.17
其他新闻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人民网讯 记者郑娜、苗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文化部等部门表示将在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前后3个月内,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此次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主要体现5大亮点。 ★★★亮点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510个项目入选 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重建进行时 重建规划难在农村
2008.06.17
其他新闻
(文化观察)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地震灾区的文化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羌族文化重建进行时 重建规划难在农村 一名观众在由近百幅羌族人物肖像组成的照片墙前观看。近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极具史料价值的各类图片与实物让观众领略了羌民族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龚文豹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千百年来,雄浑悲壮、独具韵味的羌笛传达着羌族人的命运和心声。一场地震,使得羌族人民及羌族文化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
查看更多
中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06.17
其他新闻
中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6月14日是中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3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将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说明中国近年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 ■ 非遗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6月11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就中国近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第二批国家级...
查看更多
1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2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