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其他新闻
周和平在浙江调研时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11月20日至21日,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浙江省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实地考察了杭州市和宁波市的文化工作,并与浙江省文化部门以及正在宁波市参加全国“非遗”普查经验交流会的各省(区、市)文化厅局有关领导座谈时,他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象山召开 黄坤明、周和平、乌丙安(前排右到左)在观看非遗普查影像资料   11月20日晚,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剧院内人气旺盛,犹如天籁的唐宋青瓷乐器演绎的慈溪《越•瓷风》,欢腾热烈的舟山锣鼓《沸腾的渔港》,气势恢弘的民间舞蹈《象山渔鼓》,幽默流畅的绍兴莲花落《救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余杭滚灯》、《奉化布龙》、宁海平调《耍牙》等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在此精彩呈现,特色浓郁的演出得到了前来参加全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东北“三少民族”文化遗产告急     随着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一个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独具特色的文化令人神往。     然而,在近日召开的我国首届三少民族文化节上,全国40余位权威专家公布的调研结果却令人担忧: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这三少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如不尽快挖掘抢救,几十年后,恐怕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品读那些曾经灿烂的文化。     文化遗产面临“人亡文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幕后走向台前     进入冬季,本应是陕西关中平原农民最悠闲的时候。在陕西省华阴市泉店村,老腔艺人张喜民却是村里的大忙人,联系演出、进行彩排,老腔艺术团的艺人们正为明年春节期间的演出做准备。张喜民说:“真没想到,老腔这种快要失传的家族小戏现在会这么火!”  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近年来,像华阴老腔一样,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和熟知,民间艺人凭着祖辈相传的独特技艺,走上舞台,走出国门,改变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三少民族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语言退化致文化失传      随着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一个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独具特色的文化令人神往。    然而,在近日召开的我国首届三少民族文化节上,全国40余位权威专家公布的调研结果却令人担忧: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这三少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如不尽快挖掘抢救,几十年后,恐怕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品读那些曾经灿烂的文化。    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百余“非遗”将走进文博会  一年一度的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今年12月17日-21日在京召开。北京潘家园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是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分会场,共有10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品和手工技艺在此汇集,包括手工艺品展览、技艺展示、表演、交易和文化讲座等项目。北京的景泰蓝、天津的泥人张、杨柳青年画,海南的黎锦珍品、河北的内画鼻烟壶,曲阳石雕……这些绝活儿技艺不仅将在潘家园集中展示,而且将通过现...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举行       本网讯  11月20日至21日,由文化部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象山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系列活动港澳行      2008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香港德音琴社、澳门基金会、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和鸣――古琴艺术进大学”系列活动分别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举办。此次活动同时作为“国粹港澳校园行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务司、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文化保护的历史性进步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前都定位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从2005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步替代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提法,并且保护力度更加深化、社会反响更加强烈。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是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历史性进步。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年完成    记者谌强从日前在浙江宁波象山县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了解到,全国首次非遗普查工作将在明年完成。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第一次对我国各个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   据悉,随着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陆续完成,文化部将在今年底之前出台普查的验收标准,明年上半年开始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验收,在明年底之前基本验收完成,并陆续出版普查成果;第三批国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