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创建非遗保护的“中国模式”
2012.06.11
论坛
创建非遗保护的“中国模式”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度,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传承与文化创造的重要源泉。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克服重重障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特别是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道路,创...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
2012.06.11
专题报道
十七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新阶段2012年1月31日,首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2008年2月26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戏曲专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重庆市川剧院徐超等展示川剧特技“变脸喷火”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流传在新疆的蒙古族舞蹈《少女萨吾尔登》 《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
查看更多
这些年,他们与非遗一同走过
2012.06.13
专题报道
这些年,他们与非遗一同走过 编者按: 仅仅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拗口名词,就完成了从厘清概念到深入人心、为全社会所关注的“成长”历程,成为文化领域内“中国速度”的代表。非遗保护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机构的重视、支持和着力推动,更与那些几十年如一日,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倾尽一生心力的传承者和文化人息息相关。 本期《特别关注》我们邀请到4位老者,听他们讲述自己和非遗一同走过的日子。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工作领域不...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推广工程启动
2012.06.13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推广工程启动 北京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11日在京举行,来自文化部门的相关领导、非遗专家学者、
传承人
代表以及港台推广机构代表出席发布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由北京大学牵头、两岸四地多所著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共同推动,主要包括: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心”,协助文化部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宣传、推广等工作;筹组两岸四地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联盟”;建立非遗展览中心,提升非遗生产性项目保...
查看更多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2012.06.13
专题报道
非遗大展“京味儿”满满 “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次大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播,营造浓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达到广泛深入开展保护、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此次展览的内容包括: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类别项目的展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项目的室内展演;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即将召开
2012.06.20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即将召开 6月19日,文化部召开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第六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新闻发布会。期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介绍了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的筹备情况。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由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
查看更多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06.25
论坛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周和平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万里长城、故宫、古代典籍等;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歌舞、武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或“无形”的形态存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创造并与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
查看更多
传拓名家讲述技艺传承
2012.06.25
专题报道
传拓名家讲述技艺传承马国庆在演示指拓中国传拓技艺展 卢旭 摄 传拓技术至少在1500年前就已经在我国问世了,传拓术为我们保存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美轮美奂的绘画、巧夺天工的镌刻艺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古老发明的功能已经或多或少被高科技所替代,但是,具有古老的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拓技术仍在沿用,以它千年不变的传统方式为我们继续做着重要的贡献。 6月9日,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国传拓技艺展...
查看更多
“古书画临摹复制与装裱修复技艺展”在故宫开幕
2012.06.29
其他新闻
“古书画临摹复制与装裱修复技艺展”在故宫开幕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妙笔神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与装裱修复技艺展”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这是故宫首次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展览设于故宫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一层为装裱修复展,展出4项修复品;二层为临摹复制展,展出20幅临摹作品。展览将从6月28日持续到11月12日,持续四个半月。 故宫的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与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先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第...
查看更多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2012.07.05
专题报道
他们老去,技艺即刻凋零 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大多在70岁以上,甚至更老。他们可能是农耕时代最后一代保持历史原真的传承者,但他们的技艺大多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中极具特色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所以我们强调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文...
查看更多
1
120
121
122
123
124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