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在上海举办
2016.11.14
其他新闻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指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于2016年11月7日至14日在上海大学举办。 开班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欧敏行女士出席了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式,文化项目的两名代表参加了培训。欧敏行女士在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代代相传...
查看更多
“非遗”是活的文化遗产,“非遗”保护要可持续发展
2016.11.14
专题报道
海宁江南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高剑平/澎湃资料图)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就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十多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较之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的概念还很新。“非遗”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去保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
查看更多
以《公约》精神推动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亚太中心在沪开展首期中国师资非遗履约培...
2016.11.17
专题报道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左三)、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左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右三)、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右二)出席了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摄影:陈梦泽) 培训期间,学员随同培训师一起进行非遗保护的田野调查,访问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和青浦区朱家角镇,考察锣鼓书、琵琶艺术(浦东派)、浦东说书、吴歌、摇快船和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摄影:施博文...
查看更多
陈丽华:“浓缩”老北京记忆
2016.11.18
人物
陈丽华(左二)在老北京城门楼制作现场 资料图片摆放在中国紫檀博物馆广场上的“正阳门”模型 资料图片【翘楚】 老北京城门楼,中国古代建筑惊艳与恢弘的代表之作。它涵盖了多少高超的技艺?展示了多少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再过不久,北京未来的城市副中心——通州,会出现这样一处文化园区,它将再现老北京城无与伦比的风貌与神韵。而这一切,得益于一位地道的“老北京”,她就是陈丽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技艺”
传承人
,来听听她怎样讲述自己的心...
查看更多
大学如何助力非遗创造性传承
2016.11.21
专题报道
雕漆技艺
传承人
李志刚的作品《剔红鸿福官帽椅》 江西东固传统造像
传承人
刘节旺与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刘丹洋合作的木雕作品《钟馗与小鬼》 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学与非遗——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
传承人
高级研修创作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共展出国家级非遗大师、年轻的非遗
传承人
、中央美院教授和学生共90余人创作的240余件作品,涵盖剪纸、木雕、玉雕、漆器、珐琅、民居营造、竹编、刺绣8个门类,不仅呈现了各非遗门类精...
查看更多
寻路:“传二代”的守业与创业
2016.11.23
专题报道
陈珩在制作婺州窑作品 何鹏飞制作的剔犀紫砂杯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10多年路程,许多过去站在年迈的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人
身旁、稚气未脱的青年如今正在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即将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领域,业界亲切地称这样一群有着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经历的青年人为“传二代”。比起其他同龄人,“传二代”具备成为技艺接班人的更多优势和可能性,但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当下,如何守住父辈、师长留下的祖业和技艺,怎样开拓出属于...
查看更多
“如冰似玉 薄施淡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的陶瓷艺术
2016.11.24
专题报道
陈扬龙正以“薄施淡染”技法绘制作品《盛世牡丹瓶》 陈扬龙作品《何荷瓶》 摄影:周奇 陈扬龙作品《天竹瓶》 摄影:周奇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薄施淡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作品暨醴陵扬龙窑作品展”于2016年11月19日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隆重举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中国国家博...
查看更多
首届全国砖雕艺术大赛在苏州举行
2016.11.28
其他新闻
首届全国砖雕艺术创作与设计大赛于11月26日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幕,砖雕作品《群英会》问鼎金奖,《百子戏龙灯》等5件作品夺得银奖和铜奖,张平等10名艺人获评“砖雕大工匠”称号。大赛由文化部非遗司等部门指导,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共设置最佳传承奖、艺术创新奖、建筑设计奖、材料创新奖共4大类奖项,每项下设金、银、铜和优秀奖。为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大赛特别设立“砖雕大工匠”“砖雕大国工匠”“中国砖雕非遗传承杰出贡献奖”等称号。45名优秀...
查看更多
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
2016.11.29
论坛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悲壮色彩。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当代...
查看更多
苏工美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2016.11.29
交流培训活动
11月23日下午,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美”)承办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群研培计划-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顺利结业! 苏工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雪明,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党总支书记吴昀辰、副院长钱锦华,班主任仲溪老师以及新疆、贵州、重庆传统雕刻技艺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出席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苏工美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琛主持。 传统雕刻技...
查看更多
1
185
186
187
188
189
122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