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毓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6年生,天津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时调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从小随父学习京韵大鼓、单弦、靠山调,1953年进入天津广播曲艺团,专工天津时调演唱。其嗓音条件极佳,演唱清新脱俗,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最受欢迎的曲目有《踢毽》《七月七》《秦(青)楼悲秋》,改编曲目有《摔西瓜》《翻江倒海》《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2000年,其演唱的《喜荣归》获中国曲艺牡丹奖;2003年获中国金唱片奖演员奖;2008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查看更多
郭天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生,陕西富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曲子代表性
传承人
。曾供职于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经济贸易委员会。12岁随父郭成明学习三弦,1960年后,跟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曲子第一传人张生才学习演奏四胡、二胡、笛子、凤凰琴等乐器。其演唱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几十年来,长期下乡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收集整理的传统曲目有《两亲家打假》《刘海砍樵》《老换少》,创作曲目有《王三耍钱》《张先生醉酒》《一根绳子》等。
查看更多
侯毓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4年生,新疆奇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曲子代表性
传承人
。1934年先后师从谭秀英、刘子福、何子和,1952年创建奇台西锋剧社,1959年组建新疆曲子队,1980年任新疆曲子剧团教师兼艺术指导,从事新疆曲子的收集、整理、教学等工作。其表演风格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塑造人物活灵活现,并糅合了河北梆子、京剧、秦腔、新疆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特点,自成一格。代表作品有:《三滴血》《黄河镇》《彩楼配》等。
查看更多
伍于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8年去世,广东顺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
传承人
。1951年拜师学习龙舟歌。2006年获杏坛镇首届龙舟说唱大赛冠军和“杏坛镇优秀龙舟说唱艺人”称号。其演唱顺德口音纯正、龙舟歌正宗,以演唱经典的龙舟歌为主。代表作品有:《夫妻和顺》《老师教学生》。
查看更多
尤学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2010年去世,广东顺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
传承人
。40岁开始跟随尤振发学习。其演唱顺德口音纯正、龙舟歌正宗,不仅演唱经典龙舟曲目,还擅长自编自演以祝福贺词为内容的龙舟歌,深受群众喜爱。其自编自演的龙舟歌曲有:《八字贺正歌》《真正是景色威》《送龙舟》《旺老、旺少、旺仔、旺孙》等。
查看更多
望熙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9年去世,湖北荆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盆歌代表性
传承人
。沙市纺织一厂退休工人。1954年加入梅台巷歌班,师从王兴周。目前,已收集改编和独立创作鼓盆歌歌词七百余段,为鼓盆歌的传承保留了大量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其演唱的《绣荷包》分别被《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录用。几十年来,以其长期对鼓盆歌丰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被业内人士称为“活辞典”。
查看更多
徐忠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汉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
传承人
。职业宣讲艺人。1978年师从卢维琴,现为第五代传人。其创作善书五十余本,改编和移植一百五十余本。宣讲时,吐词明朗,声音洪亮,语言果断,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并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了滑稽腔、渔鼓调、小曲等。代表作品有:《白公鸡》《祥林嫂》《窦娥冤》等。
查看更多
蔡婉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生,福建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册(东山歌册)代表性
传承人
。东山食杂店职工。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热爱歌册演唱艺术。其唱腔明朗清秀、生动。记忆力强,家藏的百部歌册,可以任意传唱,经典片段可以背诵演唱,能准确、生动地通过韵律再现歌册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代表作品有:《隋朝》《包公出世》《万花楼》《狄青》等。
查看更多
黄春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生,福建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册(东山歌册)代表性
传承人
。东山县图书馆馆员。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热爱歌册演唱艺术。常年下基层进行艺术辅导,并举办歌册演唱会,撰写论文《歌册的抢救与整理》,出版《东山歌册》的唱本,对歌册的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其声音清脆优美,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变换曲调节奏,增强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有:《赠嫁妆》《观姑》《包公》等。
查看更多
李秀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生,辽宁黑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戏曲,8岁时已能演唱多部二人转曲目,11岁正式拜李振山为师学习二人转,1953年成为黑山县二人转剧团专业演员,2006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其扮相美,嗓音亮,“抱板、滚板、干板夺字”引人入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黑山县有代表性的艺人,被誉为“塞北一枝花”。代表作品有《红娘下书》等。
查看更多
1
397
398
399
400
401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