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赵本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辽宁铁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自幼跟随二叔(盲人)学艺,精通二胡、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三弦功底尤为突出。擅长东北二人转的丑角艺术,表演朴实幽默,扮演盲人生动逼真。通过塑造普通的人物形象,揭示社会问题。1986年,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获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一等奖。代表作品有:拉场戏《摔三弦》《大观灯...
查看更多
王中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吉林长春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人
。吉林戏曲学校退休教师。深得著名艺人王云鹏的真传,专工旦脚。其表演技艺全面,唱、说、扮、舞样样精通。扮相俊美俏丽,唱腔韵味醇厚,手玉子功夫堪称一绝,能打出抒情玉子板、欢快玉子板、激情玉子板、悲切玉子板。其代表作品有《大西厢》《马寡妇开店》《扎花帐》等,导演的《包公断后》《夫妻串门》等成为经久不衰的保留节目。
查看更多
赵晓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4年生,黑龙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人
。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三级演员。1988年在吉林艺术学校学习,师从安凤田(身段)、张利明(唱腔)以及陆喜(武功)。1990年成为专业演员,又师从李凤武和石桂芹,学习黑龙江“北派”二人转。其演唱清晰,善于运用【四平调】、【文咳咳】等,始终保持“北派”二人转风格,其手绢绝活曾获“黑龙江地方戏首届绝活大赛”一等奖。其代表曲目有《夜宿华亭》《杜十娘》《哭长城》等,录制光盘一百多张。
查看更多
石桂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生,黑龙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人
。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三级演员。1958年拜任刚为师,专门学习黑龙江“北派”传统技艺,1960年任海伦县民间艺术团专业演员。其演唱风格突出了“北派”二人转的特征,唱腔圆润明亮、豪放、高亢,掌握了十几套扇子和手绢的表演技法,在《寒江》《五更》等段子中,舞蹈表演堪称一绝。曾在省、地、市各类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代表作品有:《柳春桃》《老民兵》《墙里墙外》等。
查看更多
孙凤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1年生,安徽凤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阳花鼓代表性
传承人
,深圳金彩数码影像中心董事长。自幼受母亲和表婶的启蒙,表演凤阳花鼓,1971年考入县文工团,任业务组副组长兼任凤阳花鼓的编导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灯、花鼓戏的特点,使凤阳花鼓场面气势宏大,并大大丰富了凤阳花鼓的表演动作。1994年编导的《柳岸春晓》获全省第三届花鼓灯调研二等奖。代表作品有:《欢送大姐上北京》《凤阳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说凤阳》等。
查看更多
陈清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
传承人
。厦门灌口中学退休教师。自1978年以来,获厦门市曲艺征文一等奖的作品有《梁祝新传》《征婚趣谈》《金婚庆典》等;二等奖有《借对象》《为革命饲猪》《寇准审潘洪》等;三等奖有《开张大吉》等。出版专著有《陈清平闽南曲艺戏剧选》;主编《集美答嘴鼓》《集美民间故事》。1995年组织集美精神文明曲艺队。
查看更多
杨敏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
传承人
,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师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林鹏祥,1990年作品《龙年说龙》获市第二届曲艺征文一等奖。合作编写《林鹏祥答嘴鼓选集》获首届百花三等奖,表演《庆新春》等五十多个作品,其多部作品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省、市电台、电视台采用。
查看更多
安忠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热昏代表性
传承人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退休演员。10岁拜梁卓洲为师学习杭曲,17岁跟随俞笑飞学唱小热昏。其嗓音洪亮,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胜。1958年获杭州市第一届曲艺汇演创作奖、演出奖;同年,省曲艺会演获优秀演员奖、创作奖。1990年,《水果招亲》获全国汇演演出三等奖、创作三等奖。代表作品有:《淞沪游击队》《比媳妇》等。
查看更多
周志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热昏代表性
传承人
。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一级演员。1961年,参加杭州曲艺团说唱队专业表演说唱、小热昏、独脚戏;1963年师承陈锦林,专工杭州小热昏说唱;1978年师承杭州评话家陈俊芳从事杭州评话表演。曾创作表演的作品《便宜货》获1986年浙江省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杭州文艺奖,《没有拆迁的拆迁户》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展演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及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查看更多
孙镇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2010年去世,山东安丘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快书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长,山东曲艺家协会顾问。1960年入山东省曲艺团,拜杨立德为师。1961年赴北京军区学习,师从高元钧。共创作曲目一百二十余篇,作品《武松传》等在各省、市以及中央电台、电视台连播。2006年出任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审委员。其表演风格以高(元钧)派为主,借鉴杨(立德)等各派所长,表演含蓄幽默、细腻生动、口甜声脆...
查看更多
1
398
399
400
401
402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