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高景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0月生,2018年7月去世,山东省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快书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51年跟随杨派山东快书创始人杨立德学艺,1958年加入青岛市红旗歌舞团,1959年到北京跟随高元钧学艺,1962年正式拜高元钧为师,在青岛市曲艺团工作三十多年,直至退休。先后学习了“杨派”“高派”山东快书,并能够汲取两派之长,融会贯通,别具一格。其表演特点在于面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表情的适度夸张,结合手、眼、身、法...
查看更多
代沃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0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
传承人
。从7岁起跟随祖父戴铁钢、父亲戴仁钦操练四胡拉奏,学会乌力格尔曲目。20岁时投师额尔敦珠日和、特木勒专攻说唱胡仁乌力格尔,24岁起独自行艺。其说唱乌力格尔选择低音四胡伴奏,注重说、唱、做功三种技法,曲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代表作有《苦喜传》《全家福》《殇妖传》《楔僻传》《隋唐演义》《草原枪声》等三十余部曲目。
查看更多
加玛勒汗·哈拉巴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萨克族,1940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随父母学习诗歌、谚语和哈萨克族叙事史诗“黑萨”,能诵唱许多哈萨克族民间长诗,积淀了良好的艺术素养。1958年,开始参加阿肯对唱活动,1963年凭《与赛登的对唱》一举成名。才思敏捷,嗓音清脆,口才极佳,善于将民间故事、谚语、习俗、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对唱之中,即兴创编能力突出,众多弹唱作品已成为精品。先后培养了六十余名后继人才,其中多人已...
查看更多
姜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声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师承相声大师马季,1976年入职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其相声表演特点是勇于创新、善于出新,基于传统,又努力尝试超越传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创作了大型相声叙事剧《明春曲》,主编《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国曲艺概论》等。收徒三十余名,其中有的弟子已成为曲艺队伍中的骨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赴海外进行文化交流、参与组织社会公益性...
查看更多
陆倚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4年6月生,2018年8月去世,天津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
传承人
。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养女,为骆玉笙的入室弟子。1950年拜程树棠先生为师,学习舞台身形表演。1951年参加了天津市曲艺工作团。1952年考入中央歌舞团。1955年调回天津市曲艺团。其间接受了专业声乐学习,掌握科学发声法。着力发展骆派长于抒情的一面,朝着更加细腻、婉转、柔媚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还充分发挥骆派“以声传情,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高亢挺...
查看更多
刘春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9年3月生,天津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韵大鼓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1岁考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师从骆玉笙学习骆派京韵大鼓。其嗓音宽厚,天资聪颖,很好地继承了骆派京韵大鼓的神韵,不断探索,演唱以情带声、情真意切、声情并茂、激情饱满,具有独特的魅力。2000年,凭借京韵大鼓作品《剑阁闻铃》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第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二十余年,先后培养了六届骆派京韵大鼓...
查看更多
张蕴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48年1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弦牌子曲(含岔曲)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起在曲艺科班学习单弦,先后师从谭派单弦创始人谭凤元、三弦圣手韩德福,又得单弦名家赵玉明指点。台风潇洒大方,演唱韵味醇厚、口齿清晰,表演富于激情,擅长刻画各种人物,在弹打八角鼓方面具有独到之处。20世纪80年代初,与老一辈单弦艺术家合作,对传统单弦进行大胆改革,使一系列传统曲目焕发了新的生机。作品《祥林嫂》2002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
查看更多
姚祺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青艺滑稽剧团副团长。出身于滑稽世家,自幼受父亲姚慕双、叔父周柏春的艺术熏陶。继承了姚慕双“冷面滑稽”的独特风格,表演幽默诙谐,讲究人物塑造。创作了几十个独脚戏段子,如《行行出状元》《智力竞赛》《特大新闻》《学英语》《语言漫谈》《买房记》等。1987年获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中年演员奖。1990年获上海市文化局、环保局独脚戏比赛第一名。2009年获...
查看更多
何忠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小曲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起学习湖北小曲,师承盲艺人喻义和,1973年调入湖北省曲艺团,表演并传授学员,学生遍布省市文艺单位。其湖北小曲表演善于摹声造型,运用声腔中的气、声、字、情、味和念白表现人物、故事,开创湖北小曲说唱大书的先河。《南包公·选妃》1982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举办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
查看更多
张巧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9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77年师从魏云彩先生。四十多年表演、传承生涯,形成了声音圆润、表演真切、形象生动的个人风格,为当代徐州琴书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水漫金山》《游西湖》《一个女人三个娘》《虞姬赋》等。原创曲目《有情有义徐州人》被收入《中国文化遗产抢救丛书》。多年来致力于对
传承人
的培养,促进了徐州琴书国家、省、市
传承人
三级梯队格局的形成。在...
查看更多
1
402
403
404
405
406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