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魏月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7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铁观音制作技师。出身于茶艺世家,自幼便师从祖辈学习茶叶种植技术和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尤为精通包括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和烘干等十道工序在内的铁观音传统初制技艺。制作的铁观音先后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荣誉。还注重开展制作技艺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铁观音研究所和母树园。
查看更多
王文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0年7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铁观音制作技师。自小受家族传统熏陶,跟随祖父及父亲学习铁观音的制作技艺,熟练掌握了铁观音的传统制作技术,且对栽培、初制和精制等技艺的学习传承颇有心得,在采摘、晒青、晾青、摇青、杀青、包揉、烘干等方面皆有较深造诣。还特别注重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后继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专门培训团队的方式,培养了数千名乌龙茶(铁观音)制作能手。先后获得中国茶叶流...
查看更多
达列力汗·哈比地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萨克族,1955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师。1976年开始向民间艺人学习毡房制作,擅长铁器制作、木工、马鞍制作。制作的毡房经久耐用、工艺精湛,注重毡房的实用功能,同时按照传统的原则进行装饰,特别注重制作毡房所需的原材料,对木材的生长地、粗细、曲直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注重季节要求,在秋天备料、冬天制作,以保证材料在自然环境下风干,使木材的柔韧性、支撑...
查看更多
张怀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俄罗斯族,1946年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师。18岁起跟随父亲张殿云学习俄罗斯族传统木工,掌握了锯木、刨面、画线、卯榫等技艺。1965年至1980年间在塔城市车马管理站工作,做木车、扒犁。1980年因单位合并,在塔城市工程队工作,主要从事俄罗斯风格建筑的建造。20世纪90年代从事个体经营,主要制作老式门窗、寿材。从事木工五十多年来,制作过无数件围栏、门窗等木制...
查看更多
马进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撒拉族,1949年11月生,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师。自幼跟父亲学艺,作为篱笆楼建造技艺第六代
传承人
,为抢救保护该技艺,近年来,开班授课,现已重点培养出五名县级篱笆楼营造技艺
传承人
。为全面传承篱笆楼营造技艺,调查、整理篱笆编作技艺资料,先后在《中国文化报》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编著出版国家级非遗丛书之《撒拉族篱笆楼》,完成《撒拉族古建筑》一书的撰稿。获中国艺术研究院...
查看更多
徐秀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2月生,江苏省宜兴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蜀山陶业世家,1954年随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学习书画陶刻。1958年参加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后随“泥人张”张景祜学习陶塑,1995年创立长乐陶庄,成为多所院校的紫砂文化实践基地。从艺六十余年间,陶塑开宗立派,茗壶自成一脉,陶刻极心守道,书画厚积薄发,代表作品《供春》《蓬莱》等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还为传承紫砂文化笔耕不辍,著...
查看更多
吕尧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2月生,江苏省宜兴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紫砂名家吴云根。从艺六十余年,先后创作了《诗意系列》《人体系列》《乡愁系列》等二百余款作品。开创了吕氏绞泥技艺,形成了以质地温润古雅、造型端秀敦朴、气韵圆畅生动、神态丰润深远为特色的吕派壶艺。艺术包前孕后,开百年新风,使传统文人壶融入哲思境界,提出功在壶外、读壶说、花货不花、点到为止等观点,成为紫砂...
查看更多
黄松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0月生,2017年1月去世,广东省东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从事陶塑设计制作五十余年,尤其在贴塑技艺上取得重大成就。早年曾临摹晚清石湾瓦脊公仔,着意研习其贴塑手法,成功创作了《吹笛仙女》《春夏秋冬》《吹箫引凤》《妈祖》等一系列贴塑作品,艺术风格鲜明,开创了当今石湾陶艺一大流派,赢得“神工妙塑”的评价,并被誉为石湾贴塑陶艺的拓新者。曾应邀到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美国讲学和交流。
查看更多
廖洪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0月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出身于石湾陶艺世家,自幼随父廖作民学艺,深得家传,19岁开始从事陶塑的创作设计,后又师承陶艺大师刘传,有五十多年的丰富经验,造诣深厚,技艺高超。创作特别注重以肌肉、筋络强化人物性格,所塑人物惟妙惟肖,且粗犷朴拙,豪放写意,独具一格,还掌握了陶塑制作流程中有关泥、釉、火的整套技术。多件作品曾获国家级金奖、一等奖等奖项,或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收...
查看更多
兰国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8月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956年至1965年,完成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中专古彩班、本科学习,其间留校工作,师从古彩名家段茂发教授学习古彩,并进行创作。1965年起先后到建国瓷厂和宇宙瓷厂工作,1990年调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2001年退休后专事古彩创作。继承发扬康熙古彩,作品形象大胆夸张,具有装饰趣味。代表作品《金鸡牡丹》《绿梅小鸟》分...
查看更多
1
431
432
433
434
435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