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黄云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江西省宜春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起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瓷雕、青花等技法。1967年毕业后,被分配至景德镇陶瓷馆工作,悉心研究历代景德镇陶瓷工艺。1981年起,参与创办仿古瓷作坊,重点仿元、明青花瓷。1993年创办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对青花瓷的制瓷工艺、泥釉料配方等的研究颇有成果,出版有《黄窑说瓷》等著作。青花作品豪放洒脱、形神兼备、大气天成,领衔创作的“大雅...
查看更多
李文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8月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陶瓷世家,自幼随父学艺,1977年随陶瓷美术家章文超、刘海和学肖像绘制技艺三年。1981年至1984年、2005年至2008年分别在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1976年起先后到景德镇红艺瓷厂、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作。1988年向墨彩描金名家雷火莲学习陶瓷粉彩、墨彩绘制技艺。2004年起向中...
查看更多
邓希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11月生,江西省赣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5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1968年至2002年先后到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建国瓷厂工作,其间师从颜色釉大师陈鸿高、聂物华,2002年组建邓希平工作室,一直从事颜色釉研究创作。研究出窑变釉里藏花技艺,研制出无铅均红釉,解决了工人铅中毒问题,1985年完成的“大件郎红釉新配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代...
查看更多
朱丹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11月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小学时即学习颜柳楷书,初中时学习陶瓷颜料的使用,并用瓷板写了《千字文》隶书作临习教材。1976年3月先后进景德镇市艺术瓷厂和古窑瓷厂从事陶瓷书法工作。1986年9月在随缘堂瓷庄从事陶瓷书法创作和书法辅导至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将青铜器等元素融入作品中,熟练掌握各种釉料特性,作品清新典雅,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四十三届...
查看更多
傅长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8月生,江西省景德镇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陶瓷彩绘世家,1980年起随其父学习陶瓷人物、山水绘画,并致力于“傅氏粉彩人物面部技法”的继承与创新。1986年至今在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工作,其间先后到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学习。通过近三十年的学习与创作实践,革新了颜料的调配与烧成温度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千秋雪》等,曾获第五届...
查看更多
夏侯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8月生,江西省分宜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彩绘专业,师从著名艺人余翰青、聂杏生。1963年毕业分配至浙江龙泉瓷厂,后进入龙泉青瓷研究所拜著名老艺人李怀德、李怀川为师,学习青瓷烧制技艺,熟练掌握青瓷制作各道工序与工艺配方,在长期实践中继承发展传统技艺,并形成其个人的工艺特点和技艺风格。通过家族和师徒...
查看更多
毛正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0月生,浙江省龙泉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5年入瓷厂当学徒,随青瓷艺人毛名达学习制瓷技艺,曾任龙泉市青瓷研究所所长。从艺以来,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半自动修坯机,挖掘整理了传统釉料配制技艺,提高了铁红窑变、镶嵌、纹胎、哥瓷开片的艺术表现力,烧制出纯正梅子青、粉青及铁胎哥窑青瓷,为恢复和提升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作出了重要贡献。获浙江省人民...
查看更多
安际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3月生,河北省邯郸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磁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烧制技师。出身于彭城磁州窑陶瓷之家,恢复了磁州窑传统的以手工拉坯为主的造型技法与烧制技艺,熟练掌握了白地彩剔花(简称搔落)、白釉剔刻划花(简称白刻)、黑釉刻划剔花(简称黑刻)、红绿彩技法、白地黑花(简称铁锈花)等技法,先后开发出不同造型、装饰的艺术陶瓷产品二百八十多种。作品充分展现了磁州窑简洁豪放、潇洒自如、宁静高雅的风格。搜集、整理磁州窑古近代瓷器样本近...
查看更多
邱双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2月生,福建省德化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少年时代就受德化民间传统陶瓷雕塑技艺的熏陶,青年时曾在德化瓷厂从事陶瓷生产制作,在实践中深悟德化历代名师的传统技艺精髓,发明了“薄胎瓷塑”新工艺,独创了“中国白”大体量瓷塑制作新技术,还提出了“以电代柴”烧制陶瓷的发展思路。多次参加技艺展,发表论文并出版专业图书。注重陶瓷技艺传承,对弟子言传身教,为社会培养了两百多位瓷雕专业技术人才。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查看更多
符林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黎族,1964年5月生,海南省东方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外祖母和母亲学艺,12岁能独立操作纺、染、织、绣工艺流程,18岁成为该地区知名的织锦能手。在三十多年的织锦生涯中,继承了黎族美孚方言独具特色的染、织技艺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善于利用对称、变化、重组等手法来装饰和点缀人物或动植物主体纹样,人形纹图案作品造型优美、独特,组合变化节奏感强,极具个人特色。这使得织锦作品图案结构严谨,配色和谐,个...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