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张洪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76年3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张忠华学习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7岁开始参加家族内的萨满祭祀活动,16岁成为张氏家族第八代大萨满和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第八代传承人。常年致力于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舞蹈技艺的挖掘、整理、传承和提高,特别是其表演的“放鹰神”“打五路”等单鼓舞,全面继承了父辈的独特技艺和原始文化信仰,受到族人的称赞和群众的喜爱,多次参加国内组织的展演活动。近年...
查看更多
陈德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9月生,浙江省温岭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大奏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父亲陈兆凤(第二代大奏鼓传人)影响喜欢大奏鼓。得益于父亲的口传心授,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大奏鼓舞蹈功底。从1976年元宵节开始参加当地大奏鼓活动。2000年以来,大奏鼓在箬山乃至石塘地区非常兴盛,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古老的舞蹈活动中,多次参与省级以上表演并获奖。积极参与筹备、建立了本村大奏鼓传习所与教学传承基地。子侄、孙辈中有多人...
查看更多
张兰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1年12月生,山东省广饶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陈官短穗花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短穗花鼓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叔父学习短穗花鼓技艺,掌握了表演的精华和完整的动作步骤。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陈官短穗花鼓,对短穗花鼓的表演形式做了改进,将原来一人打镲说唱、一人击鼓表演的传统改为一人唱或两人对唱,多人用镲、锣、钹、唢呐和鼓等乐器伴奏,数人乃至几十人集体表演。1986年,所表演的短穗花鼓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为培养后继人才...
查看更多
张继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3月生,山东省商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花鞭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花鞭鼓舞,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可双手各持一尺多长的花鞭,同时挥舞,做出鹞子翻身、鲤鱼跳龙门、古树盘根、苏秦背剑、金丝葫芦等三十余种姿势。鞭头击中鼓面中心,打出各种花点,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令人情绪振奋。还对舞蹈进行加工再创作,使花鞭鼓舞在鼓点变化、挥鞭姿态和腿部动作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经常向本村青年传授舞蹈技巧,组织队伍参加市、县民间艺术会演,使...
查看更多
张西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山西省侯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麒麟采八宝)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耳濡目染对麒麟采八宝有着特殊的感情,十多岁就跟随老艺人侯积善参加乔村麒麟采八宝队。由于身材高大,动作灵活,舞步刚劲,擅长舞麒麟尾,与艺人王振平配合默契,是当地有名的麒麟舞组合。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的提高,不仅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还领队参加市、县民间舞蹈演出。作为肩负麒麟舞传承重任的民间艺人,每周日都无偿辅导乔村传统舞蹈队练习,为村民传授相关知...
查看更多
宋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河南省兰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麒麟舞第十四代传人,师从宋万生。表演技艺娴熟,动作干净利落,有“活麒麟”之称。在20世纪60年代初兰考县发展严重困难时期,很多人外出逃荒,为了不让麒麟舞失传,动员本族人坚守家园,一边搞生产,一边练习麒麟舞,几十年来坚持传承,将自己掌握的闪、转、腾、挪等动作技巧教给一批又一批学员,现已发展到第十六代,使麒麟舞薪火相传。
查看更多
屈绍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月生,江苏省邳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邳州跑竹马)代表性传承人。邳州跑竹马世家第四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屈运胜学习跑竹马。熟练掌握跑竹马的各种阵势,讲究前后排列、交叉穿插,有条不紊。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级演出屡获表彰。2006年至今,专业从事跑竹马的传承、演出、宣传、培训等工作。2015年,主编的《邳州跑竹马》出版,有力促进了邳州跑竹马的传承传播。
查看更多
任球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江苏省溧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蒋塘马灯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蒋塘马灯舞,熟练掌握蒋塘马灯舞的历史源流、表演阵式以及竹马扎型装饰、面具制作、鼓乐响器等技艺。1988年后,将散落在八个自然村的竹马集中起来,逐步恢复了流传五百多年的蒋塘马灯舞。1992年成立蒋塘马灯舞协会,任协会会长。所组织的蒋塘马灯舞阵势豪壮、旋律豪迈、道具豪华。作为肩负蒋塘马灯舞传承重任的民间艺人,长期致力于蒋塘马灯舞的表演、搜集、整理和...
查看更多
方炳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9月生,浙江省淳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马(淳安竹马)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开始,跟随伯父方德林学习竹马表演。1956年至1989年,在淳安睦剧团担任演员,从事剧团竹马表演,并在宋村、庙畈、常锦里、墙里等三角戏竹马班从事竹马表演和指导工作。1992年以来,一直从事淳安竹马的表演和传承工作,先后担任千岛湖五龙岛竹马队、新苑艺术团、千岛湖镇第一小学(省级竹马教学传承基地)、梓桐镇黄村竹马队、宋村乡世兰艺术团、县业余睦...
查看更多
郭秉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4月生,浙江省青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青田鱼灯舞)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拜民间艺人陈国光为师,学习青田鱼灯阵图、音乐。通过搜集鱼灯鼓点和鱼灯舞阵图,提炼出十九首鱼灯基本曲并确定了三十九种常用阵图,后又整理发展鱼灯鼓新鼓点七首,阵图新组合一套。将鱼灯舞“泛”的技艺特点归纳至青田鱼灯文化中。1987年撰写的《青田鱼灯》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2014年出版《浙江省非遗丛书·青田鱼灯舞》。1992年退休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