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汪正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2月生,2012年11月去世,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进入上海戏剧学校,学习老生。1950年拜马连良为师,1951年后得杨宝森真传,专攻杨派老生。1957年加入上海京剧院。扮相潇洒,唱功韵味醇厚,极得观众赞赏。20世纪90年代起,参与杨派的音配像工程,在《杨家将》《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伍子胥》中配像。代表剧目有《徐庶荐诸葛》《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四郎探母》《珠帘...
查看更多
李炳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9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师承梅派传人杨畹农、言慧珠,后又拜魏莲芳为师,并向张君秋学艺。1970年后成为上海京剧院主要演员。艺术上宗“梅派”又兼“张(君秋)派”之长,嗓音甜美,唱腔委婉缠绵、刚柔相济、声情并茂,表演端庄大方、细腻深沉。在戏曲影片《白蛇传》中塑造的白娘子、《龙江颂》中塑造的江水英等形象风靡海内外。拍摄的戏曲影片《白蛇传》曾...
查看更多
童祥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3月生,祖籍江西省南昌市,出生于天津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8岁学戏,师从张伯驹、李适可、陈秀华、张少甫、陈大护等。19岁正式拜马连良为师,后又得周信芳赏识并收入门下,对马派、麒派的艺术思想和京剧创新有深刻的领悟和独到的认识。工老生,文武兼备,在余派的基础上融入马派、麒派的表演方法,演唱富有韵味,表演洒脱,善于刻画人物。在塑造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这一角色时,吸纳余派、马派、麒派艺术精华并...
查看更多
周少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9月生,2010年12月去世,浙江省慈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著名麒派表演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子。除传承其父的麒派艺术外,又从王少芳、刘君林习武戏,从产保福、陈秀华和刘叔诒习文戏,从方传芸习昆曲。1960年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主演传统戏。曾在现代戏《芦荡火种》里扮演刁德一,在《南方战歌》中扮演美国军官,成功地塑造了京剧舞台上的反面角色形象。1979年主演周信芳名剧《海瑞上疏》获得巨大成功。1980年后在美国教...
查看更多
朱世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月生,安徽省泾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岁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初学老生,后攻丑角。曾受教于张哨庄、陈鹤峰、李四广、艾世菊等名家,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盛武为师。戏路宽广,能演擅唱,主工丑行又不囿于丑行,表演既有丑行的神韵,又有生行的气质,所扮演的角色均出神入化,令人耳目一新,被誉为当今中国京剧名丑。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法门众生相》等代表性剧目誉满艺...
查看更多
谷化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7月生,安徽省休宁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剧代表性
传承人
。1957年进入安徽省徽剧团,师从著名徽剧老艺人程发全、程友芳、林天赐、史双奎、方永林、程松顺,得到六位老艺人的真传。嗓音好,功架美,神韵足,徽味浓。多次进京演出并获得好评。曾获京剧艺术大师李洪春、侯喜瑞、梅兰芳的亲身授教。工铜锤、架子花脸,兼工生、丑等角色,在多年艺术生涯中曾塑造过许多粗犷、豪放的舞台形象。表演气宇轩昂,神采夺人,唱腔雅致流畅,刚柔并济,戏路颇广。代...
查看更多
胡和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考入武汉市戏校汉剧科,攻青衣,毕业后进入武汉汉剧团。1980年拜陈伯华为师,成为“陈派”汉剧艺术第一代
传承人
。继承了“陈派”唱腔的华丽委婉,讲究宽中藏秀、柔中含刚的声腔运用,形成空灵清超、俊雅飘逸的演唱风格。主演的《状元媒》《宇宙锋》《秦香莲》等“陈派”名剧深受好评,主演的《红色娘子军》《江姐》等现代汉剧有创新发展,主演的新编历史剧《闯王旗...
查看更多
程彩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12月生,湖北省孝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师承汉剧名角刘顺娥、万盏灯,攻青衣,兼习花旦。1970年进入湖北省汉剧团工作,后拜陈伯华为师。表演端庄大气,文武兼备;唱功圆润娴熟,善用“子腔”。在汉剧“刘派”传统唱腔基础上探索创新,丰富了“四旦”行当的声腔旋律。代表性剧目有《黛诺》《贵妃醉酒》《宇宙锋》《花田八错》《弹吉他的姑娘》等。其中...
查看更多
邓玉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6年8月生,广东省梅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西汉剧代表性
传承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4年进入龙岩汉剧团,师从王玉兰、李凤群、黄赛玉等汉剧艺人,工青衣,兼演小生、刀马旦。其唱腔优美、圆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被誉为“金嗓子”;刻画人物性格细腻、传神,被誉为“汉剧皇后”。代表作有《陈客嫲》《百里奚认妻》《春娘曲》《西厢记》《秦香莲》等。曾获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员奖、福建省主要地方剧种唱腔会演一等奖、福...
查看更多
刘厚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8月生,2009年5月去世,湖北省荆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代表性
传承人
。出身于沙市荆河戏围鼓班世家,自小受家庭熏陶,尤喜司鼓。20世纪40年代又先后随沙市上街名鼓师李友本、下街名鼓师杨文宣习艺,造诣颇深。除司鼓外,还能扮演丑行、净行、生行等各种角色。通过数十年的艺术实践,对荆河戏的艺术特色、传统剧目十分了解,通晓荆河戏鼓点和锣鼓经,其司鼓发头准确、鼓点清晰、节奏稳当,能准确掌控演出节奏。登台演出满弓满调,唱腔雄浑苍...
查看更多
1
504
505
506
507
508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