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65)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60)
清单
(3477)
资源
(743)
学术
(1080)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杨振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2月生,2013年6月去世,河北省永年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
传承人
。杨氏太极拳师。5岁起随父亲杨澄甫学习家传太极拳技法,深得传统杨式家传太极拳之真谛。所练太极拳法有拳架中正安舒、轻灵稳健、用意明确、优美自然的特点。在家传基础上,编排出更通俗更易于掌握的《杨式太极拳55式》与《杨式太极拳37式》。指导的三十七式短套路太极拳集体表演在三亚“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中获特等奖。培养了一大批杨式太极拳传人...
查看更多
陈正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温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
传承人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是全面掌握陈式太极拳所有套路和器械的传人。8岁起随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陈照奎学习家传拳术器械,研习拳理。内劲深厚,拳架舒展大方,具有浓郁的传统特色。曾蝉联两届太极拳全国大赛冠军,获“剑桥世界杰出华人榜武术领域杰出华人”荣誉,并被列入《中国人物年鉴》。著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等。自1972年开始授艺,学生遍及世界各...
查看更多
任文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0月生,河北省文安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卦掌代表性
传承人
。八卦掌拳师。自幼师从高俊奎、刘虎山,精通八卦掌的技法和理论,全国武林十六大拳派掌门人之一。在熟练掌握八卦掌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1982年和1986年在全国武术比赛中均获得金牌。投入大量精力培养武术继承人,创立了以传授八卦掌为主的文柱武术学校,学员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获奖。弟子遍及全国。
查看更多
陈正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5月生,2009年3月去世,河北省雄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雄县鹰爪翻子拳代表性
传承人
。雄县鹰爪翻子拳第三代传人。自幼随父亲陈国庆习武。拳法劲力雄遒,气势磅礴。1992年至2002年间,开办了精武学校,教授鹰爪翻子拳。2007年组织成立了鹰爪翻子拳研究会和鹰爪翻子拳协会。2008年,被特聘为首都体育学院传统武术教练。一生致力于项目传承和发展,为鹰爪翻子拳的发扬光大奉献力量。
查看更多
马德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8月生,河南省博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八极拳(月山八极拳)代表性
传承人
。月山八极拳第二代传人。5岁时随父亲马占元学习月山八极拳。在学习过程中始终秉持尊重历史、尊重师承,原汁原味传承、弘扬崇德尚武的精神。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多方挖掘有关月山八极拳的实物资料,为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史料支撑。所传承的月山八极拳主要技艺特征是:发力瞬间动如崩弓,急如闪电,以刚劲为主。五十多年来先后在柏山镇芦桥村、清...
查看更多
梁晓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8月生,山西省晋中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拳代表性
传承人
。心意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喜爱武术,6岁开始习武,曾先后拜徐子清、马朝东、赵玉、王映海等名师学习心意拳。所习拳法属传统体育竞技武术,主张健身与技击并重,修内与修外同举,肢体表现与文化传承并行不悖,故其传承模式主要是以“三传”为主,即:口传、谱传、手传。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徒授艺,迄今已培养心意弟子及再传弟子四万余人,其中包括散打王、拳术冠军、摔跤冠军等。多年来对...
查看更多
买西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49年3月生,河南省周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代表性
传承人
。心意六合拳第九代传人。自幼酷爱武术,8岁起在父亲买文增指导下练查拳、十趟弹腿、四趟拳、五趟拳、七趟拳、单刀枪、双刀枪等,后又随豫东名师刘志齐、陈景贤学习查拳及器械套路。1962年,向二祖父心意六合拳第八代传人买金奎学习心意六合拳、回回一百零八肘、双锤、方天画戟、武松脱铐拳等套路及不同的手眼身步的运用和破解方法,并学习了秘不外传的心意六合拳看家绝技“百花点将...
查看更多
吕延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字伊华,女,回族,1943年6月生,河南省舞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代表性
传承人
。心意六合拳师,中国武术八段。出身武术世家,父亲吕瑞芳是心意六合拳的一代宗师,自幼与兄弟一起随父习武。技术规范,轻灵敏捷,蓄发并进,变化精妙。退休后成立了“伊华心意拳培训班”,并应邀前往瑞士、德国等国讲学,培养了众多海内外弟子。
查看更多
苌红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河南省荥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苌家拳代表性
传承人
。苌家拳第八代传人。自幼随父亲苌山林(又名苌新法)学习苌家拳,正确领会苌家拳“刚柔相济,阴阳相生”“动静互根,体用双修”“隔打一气,发则必中”“势无三点不落,气无三催不尽”“杀势审其变化,救势详其周密”等精髓。演练的苌家拳具有内外双修、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攻防一体的风格特点,身法“头如蜻蜓点水,拳似山羊抵头,腰如鸡鸣卷尾,脚似紫燕穿林”。积极辅导年轻一代弟子,并利...
查看更多
热合曼库力·尕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塔吉克族,1943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球(塔吉克族马球)代表性
传承人
。马球表演者。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马球技艺,熟悉塔吉克马球的比赛技巧、比赛规则、驯马、制作比赛用具及用法;对马球的来历、演变及濒危过程全面了解,且搜集了大量关于马球活动的资料。在当地积极组织和开展马球比赛和各项活动。积极投身马球活动资料搜集和人员培训。
查看更多
1
544
545
546
547
548
12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