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进校园|福建漳州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2021.02.09
专题报道
漳州市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展示木偶头雕刻作品 12月29日上午,一场非物质文化大餐在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精彩上演,参与相关非遗课程的学生们兴致勃勃。 漳州市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揭牌。 同学们在进行漳台大鼓凉伞舞表演。 木偶头雕刻
传承人
杨亚州开展“非遗进校园”教学活动。 当天上午,漳州市实验...
查看更多
总书记贵州之行引热烈反响: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为多彩贵州贡献文旅力量
2021.02.09
专题报道
▲ 2月3日下午,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结束时,乡亲们依依不舍簇拥着总书记,齐唱苗家留客歌。 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贵州毕节、贵阳等地,深入农村、社区、超市等考察调研,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那温暖的瞬间、深情的话语,在人们心里久久驻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
查看更多
加强保护和传承,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2021.02.18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者成长,创造性发挥非遗
传承人
作用,通过定期开设课程、借助数字技术推广非遗……不少国家积极探索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非遗,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文明多样性以及人类创造力,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建设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社会。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非遗保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重视,并已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查看更多
山西省网络过年 “文化大餐”挺丰盛
2021.02.18
专题报道
为了让“就地过年”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尽享年味,我省多家单位通过政企联动、商旅文联动等方式,借助网上直播、云上展厅等形式,在线上打出“组合拳”,让大家饱眼福、享口福、晒幸福。 文化大餐品晋味儿 2月开始,我省多家博物馆、图书馆陆续推出新年特展与社教活动,并利用数字资源、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彩的线上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线上享受内容丰富的晋味儿文化大餐。 足不出户即可观展。晋祠博物馆通过MP4全景VR视频技术,推...
查看更多
欣逢春节话年画
2021.02.19
专题报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贴年画,曾是多少家庭经年不变的传统。灶王门神,喜庆孩童,木版年画无处不在,宅院的角角落落都充盈着年画演绎的吉祥如意。 作为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时代在变迁,年画得传承。在以年画驰名的天津杨柳青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人
霍庆有矢志...
查看更多
非遗秀绝技 “云”享好生活
2021.02.19
专题报道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全省“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活动开展。春节期间,安徽多地纷纷推出“云剧场”“云展播”“云阅读”,以及在线举办的“村晚”活动。在这场丰盛的文化宴席中,传统非遗项目通过“云端”得到精彩展现。 2月6日,“非遗好物 云享生活”——2021淮北市首届“非遗产品年货节”直播活动在淮北市传媒中心绿金淮北客户端,以及官方抖音号、快手号等平台同步开展,现场进行非遗技艺展示、展演。据了解,直播间共上架文昌宫小磨香油、临涣包瓜、培...
查看更多
非遗为节日生活增色添彩
2021.02.20
专题报道
【新春走基层·品年味说变化】 春节期间,铿锵有力的鼓乐剧“威风锣鼓”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震撼上演,一群身着红装的演员动作整齐划一,气势慷慨激昂。夜幕降临,活灵活现的鱼灯舞又为台儿庄古城增添了新看点。演员们手举鱼灯,时而蹲下时而跃起,鱼灯闪耀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鱼儿,摇头摆尾,自由游弋,引发游客们的阵阵喝彩。 独杆轿、舞龙、高跷、竹马会等社火巡游演出穿梭于古城中大街小巷,造型各异的民间艺人都亮出了拿手绝活。火龙钢花、柳琴戏、皮影戏...
查看更多
湖南邵阳蓝印花布里的文化内涵
2021.02.20
专题报道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摄影:银小雄)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鞋子。(摄影:银小雄) 罗沙沙在进行刮浆。(摄影:刘飞) 在2018年的第124届广交会上,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与外商洽谈、合影。(摄影:罗沙沙) 2019年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上,邵阳蓝印花布服饰成为模特的展示服装。(摄影:蒋路遥...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二单元《匠心的传承》
2021.02.20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二单元《匠心的传承》。 侗族工匠的营造工艺,靠口传身教,世代传承。在掌墨师的传承谱系中,有父子,有师徒,有家族式的传道授业,也有工场里的团队协作。优秀的掌墨师在建造和修复建筑的实践中,可以培养大批学徒。这些继承者们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成为传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新生力量。 在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为了更好地传承建筑营造的工艺,侗族工匠创造了一批独特...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一单元《掌墨的品格》
2021.02.20
专题报道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策划拍摄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全套纪录照片,围绕着16位掌墨师的营造实践全面、系统地记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习俗。全套摄影成品超过400张,风格写实,成片精美。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技艺、仪式、传承、发展、成果进行纪录式呈现及传达。 今天,这套耗时半年多拍摄、沥尽主创团队心血的作品将作为我们献给广大市民与非遗爱好者的新春礼...
查看更多
1
828
829
830
831
832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