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论坛
非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对树立中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自 2013 年提出,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朋友圈”持续壮大。“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一通”,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经贸之路,又是沟通文化、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遗的相关举措异曲同工。可以说,“一带一路”沿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河北年画专题展在河北省群艺馆与观众见面,近200件色彩缤纷的年画作品让人们大开眼界。据悉,在河北,被誉为“中国传统艺术活化石”的年画种类繁多,例如武强年画、内丘神码年画,以及年画类艺术邯郸民间手绘画、辛集农民画等。它们记录着各地的民风民俗,是人们五彩缤纷的生活图景,也是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近年来,为了保护传承好年画制作技艺,河北省持续收集整理各地年画项目的传承保护经验、实践案例、创新发展成果,聚合专业院校、媒体平台、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推进黄河流域 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为加强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的保护传承弘扬,促进山东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各地市以及与相关省区市非遗的交流互鉴、融合发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整合相关非遗研究基地业务骨干力量,联合组织实施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调查工作。对调查情况进行整理研究后将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意见》明确,山东将在充...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9日, “苗绣‘传统 — 时尚’对话暨‘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互联营销研讨会”在贵阳成功举办,积极探索了苗绣的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研讨“非遗购物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实现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 出席此次活动的有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邓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经发处一级调研员贺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麻勇斌、贵州省苗学会副会长金霞,特邀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针绣千年,一线连古今……“五一”假期,2021·汉绣嘉年华火遍全城,带市民游客品味汉绣传承千年的文化底韵,感受新一代汉绣时装和文创产品的时尚缤纷。盛典背后,是汉绣走过的十数载复兴之路,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他们共同“绣”出大武汉的新名片。 地标景区绣起来:催生文化旅游消费新热点 江汉路、黄鹤楼、东湖、汉街……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汉绣嘉年华”在全市各大地标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30日至5月1日,海南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销活动将在海口市日月广场举办。 本次展销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非遗展销和展演活动,帮助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促进社会消费,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个性化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 手工藤编黎锦手提包 据介绍,活动将于4月30日19点在日月广场启动,5月1日结束。开幕式上除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之外,还设置了机票秒杀、有奖互动、幸运抽奖...
查看更多
论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围绕加强文物古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谋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共享性。这里所说的“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一起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 汝山明“汝醉”系列酒具 (供图:汝山明)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把非遗带回家”专场直播现场 (摄影:宣琦) ▲2020年,五芳斋举办百年粽味之旅活动。(供图:五芳斋) 近些年,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非遗品牌以全新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特别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阵阵“国潮”热。 阿里巴巴2020年发布的《非遗消费趋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舞者展示国家级传统舞蹈丁青热巴舞。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学生体验尼木藏香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泥塑制作技艺现场展示。 国家级晒盐技艺传承人卓玛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特征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记忆,是我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小学进行教学表演。( 新华社发) 国家级芒康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摄影:觉安拉姆) 西藏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修复珍贵藏文濒危古籍文献。( 新华社发)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学员在学习画唐卡。( 新华社发)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