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立夏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以普春村为中心的数个哈尼族村落中。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包括了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等方面的内容。曲目以《吾处阿茨》(栽秧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演唱方式分为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两种。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演唱场合多样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可以是其的表演空间。伴奏乐器均由民间歌手自己制作,三弦、小二胡只在普春村...
查看更多
崖州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根据老艺人的传说和对传统民歌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崖州民歌发祥地主要在古崖州的乐罗、黄流(今属乐东黎族自治县的乐罗镇、黄流镇)一带乡村。崖州民歌自汉代开始不断生发、演化、丰富,至清代达于极盛,出现了大批的长篇歌册,目前收集到的已有七十多部约二百七十万字。   崖州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无不涉及。其中的二十多部长篇抒情...
查看更多
盘王大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盘王大歌是瑶族民间歌谣的集大成之作,由序歌、插歌、正歌和杂歌组成,主要内容涉及瑶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和历史观,从人类的起源到瑶族的产生,从瑶族的迁徙到先祖的创业,全面记述了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信仰等,堪称瑶族人民的“百科全书”。盘王大歌主要流布于南岭(又称“五岭”)地区,包括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
查看更多
阿凡提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阿凡提故事是众多以纳赛尔丁•阿凡提这个传奇人物为主人公的维吾尔族民间幽默故事的总称。15至16世纪,阿凡提故事已广泛流传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是喀什地区,至今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播。 阿凡提,即“先生”之意,是维吾尔族民众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者的尊称,本是一个一般性的泛指。为喀什人民所熟知的那位“阿凡提”,指的是纳赛尔丁•阿凡提,一位骑着小毛驴,集智慧、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于一身的理想化人物,敢于蔑视反动统治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百鸟衣故事,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积累中所创作出来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主要流传于横县校椅、马岭等乡镇及周边壮族居住区,在国外也有所流传。 壮族百鸟衣故事植根于民间,历经数代流变,衍生出多个版本。故事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张亚原尚未出世时,父亲已亡故。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主要靠给土司做苦工和打柴维持生计。一天,在挑柴回家途中,有只大公鸡跳上他的扁担,他就把它带回了家。这只鸡养了半年后竟变成了一个美若天...
查看更多
解缙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解缙,字大绅,号春雨,谥文毅,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是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主编了《永乐大典》。解缙自幼颖敏绝伦,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因此,关于他幼年时的故事如对竹、个字自明代就在当地广为流传。解缙故事传播广泛,除江西省外,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河北、陕西等全国十余个省市乃至海外华人居住区及越南部分地区也有所流传。 解缙故事是以叙述解缙家世背景、日常生活、科举经历、官场仕途、人际交往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集。经当地相...
查看更多
广禅侯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禅侯故事是晋东南地区民众以宋代民间兽医常顺封侯为基本原型而创作出的民间故事,是晋东南和晋南地区民众的口头传统和实践。广禅侯故事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山头村为核心区域,流传至全县17个乡镇,并传播辐射至泽州县、陵川县、沁水县、垣曲县、河南省济源市等地区,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等地。 广禅侯故事以阳城县凤头镇山头村(原名常半村)历史人物兽医常顺为主人公,以其医治战马、册封广禅侯、敕建水草庙为主要内容,目前收集的故事主要有家族史话、成...
查看更多
尹吉甫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尹吉甫传说是关于周朝尹吉甫的民间传说。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父。据传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诗经》的主要采录者和编纂者。公元前828年,他辅佐宣王中兴周朝,被封其为“太师”。该传说诞生在湖北省房县(古为房陵),并广泛流布于该县及其周边地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房县尹吉甫镇、青峰镇等地是其核心流传区域。 尹吉甫传说主要弘扬了尹吉甫的忠孝精神,内容包括尹吉甫家庙、墓葬、伐猃狁、舍粥救民的传说及其子尹伯奇的伯劳鸟传说等...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是与杞部落、杞国故事相关的传说,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等古代典籍中均有记载,主要流布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全境及周边县(市)。 杞人忧天传说由杞人忧天神话传说、历史传说、寓言传说三种文学形态组成,包括相关地方风物传说、自然地貌传说、天象传说、历史文化遗存传说、民俗文化活动传说、地名传说等六大类60余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说有24个。共工祝融之战,女娲补天,高高山的传说,气人、启人、杞人的传说,武公东迁,桓公嫁女...
查看更多
胡峄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胡峄阳,名良桐,又名翔瀛,字峄阳,生于明末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流亭村(今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他布衣一生,精研《易经》,以塾师为业,著述颇多。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研究《易经》,推测天道人事多有灵验,在世时已被民众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神奇传说,统称为“胡峄阳传说”。 胡峄阳传说绵延至今,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帮穷扶贫,济世救人;二是优化物产,造福百姓;三是扶正驱邪,劝人向善;四是显灵济世,逢险化夷;五是惩恶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