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刘宗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8年生,河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南坠子代表性传承人。12岁拜河南坠子第二代传人刘魁为师学艺,后又师承程珂,系河南坠子第三代传人。1954年进入河南省曲艺团,1984年退休后被评为一级演员,并致力于河南坠子的教育工作。其嗓音宽厚遒劲,唱腔高亢豪放,表演粗犷豪放,是说英雄唱豪杰的演唱大家。代表作品有:《李逵夺鱼》《杨家将》等。
查看更多
冯兰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生,甘肃武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贤孝(凉州贤孝)代表性传承人。盲艺人。1972年师从贤孝艺人冯光生、陈虎全,1980年开始说唱生涯至今,现以种地和演唱为生。其三弦演奏娴熟,精通贤孝传统曲目,演唱风格质朴。代表作品有:《凉州贤孝》《盲艺人重见光明》等。
查看更多
王玉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生,浙江绍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平湖调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考入绍兴曲艺训练班,师从胡绍祖、钱大可学习平湖调,1966年进入绍兴县曲艺团任主要演员,1981年调入绍兴县文化馆任曲艺干部,2004年起致力于绍兴平湖调的传承教育工作。其说唱字正腔圆,一唱三叹,意境深远。代表作品有:《曾记梨花》《白蛇传》等。
查看更多
郑关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浙江绍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平湖调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考入绍兴曲艺训练班,师从胡绍祖、钱大可学习平湖调,1966年进入绍兴县曲艺团,1986年调入绍兴县文化馆任曲艺辅导干部,2005年退休至今,被绍兴电视台特邀为“师爷说新闻”节目主持人。精通吹、拉、弹、唱,通晓“平湖调”基本曲谱、曲牌、唱腔,代表作品有《曾记梨花》。
查看更多
强淑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9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伬艺代表性传承人。1991年师从福州伬艺艺人陈润春,现为福州市曲艺团演员。其说唱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并吸收评话、闽剧风格,使伬唱语言生动,情节动人。代表作品有:《开封府》《和尚探亲》《淑贞哀史》等。
查看更多
钱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伬艺代表性传承人。1939年跟随老艺人黄莲官学习伬艺表演,年轻时擅长表演生脚,晚年改演丑脚,1986年从福州市曲艺团退休后,致力于收徒授艺。其表演风格幽默,唱腔功底深厚,说白清晰,代表作品有《十五贯》《望江亭》等。
查看更多
解明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生,陕西安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师从民间艺人张俊功学习说书,1975年进入安塞县宣传队,1981年任曲艺队队长至今。其演奏技巧独特,语言精练,唱腔圆润,表演细腻入微,人物塑造逼真,尤擅长陕北说书音乐,是陕北说书“单音”定弦第一人。代表作品有《一盘腊肉》等。
查看更多
韩应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生,陕西延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著名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之女。1976年随父学习说书,主要演奏“双音调”,并熟练掌握陕北说书的“九腔十八调”,开陕北说书女人说书先河。现为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延安曲艺馆副馆长。其“双音调”演奏气势宏伟,音域跨度大,特色鲜明。代表作品有:《恨娘》《延安新貌》等。
查看更多
方克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浙江平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1955年跟随民间艺人苏方足学习温州鼓词,1960年应征入伍,1964年退役回乡组织平阳曲艺团,1980年调入平阳县文化馆分管曲艺工作直至退休。其唱腔和牛筋琴伴奏均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同时在表演中吸收借鉴了戏剧艺术的特点,深受听众喜爱。代表作品有《全家上阵》等。
查看更多
阮世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生,浙江泰顺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鼓词代表性传承人。12岁拜民间艺人王启凡为师,13岁登台,17岁艺术趋于成熟,因演唱《十二红》《五凤图》等名噪温州。1952年当选瑞安县曲艺家协会主席,1983年调入瑞安文化馆,1986年退休。2001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艺术家”称号。其唱腔婉约,吐字清晰,语言通俗,表情传神,感情细腻,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夫村姑见长,形成“阮派”唱腔纤细华美的风格。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