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曹秀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生,2010年去世,河南滑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曹秀芝12岁开始相继拜师高文卿、田秀英、关青云、胡秀婵等艺人学习旦脚行当。她表演的大平调唱腔高亢,吐字清晰,委婉动听,她的“水袖组合”“扇子功”“碎步”“踢裙步”“卧鱼”“涮腰”“佛手”“遮羞手”等表演动作,细致入微,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豫北地区广受欢迎。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秦香莲》《李双双》等。
查看更多
杜学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生,河南滑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杜学周13岁开始拜师学艺,先后跟随葛银海、李元明、石祥生学习“武净”的表演技巧。杜学周的戏路十分宽广,既能饰演大花脸赵孔明、薛刚,又能把握大白脸潘红美、王芬,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刻画具体到位。如今,虽然已古稀之年,但他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目前有两位
传承人
。代表作品有:《薛刚反唐》《王莽篡朝》等。
查看更多
魏守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河南滑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魏守现自幼拜大平调名须生郝京文为师,相随十余年,掌握了许多大平调演出技艺,自登台演出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大平调演出经历,2000年退休后仍跟团演出,主要辅导青年演员。其演出技艺高超,各行当均能表演,唱腔朴实无华、字正腔圆,被誉为大平调“红脸王”。代表作品有:《海瑞搜宫》《闯幽州》等。
查看更多
张相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河南濮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平调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张相彬15岁考入濮阳大平调剧团戏校,拜王华延为师,系统学习了大平调常用的唱腔和表演技艺,为进一步全面掌握大平调艺术,向王春林等老一辈艺人求教,并拜在濮阳大平调第七代传人赵海泉门下,掌握了大平调即将失传的唱腔和表演特技。1992年成立大平调戏曲学校,培养新学员,代表作品有《寇准背靴》《辕门斩子》等。
查看更多
郭全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沁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梆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奏员。郭全仁16岁参加沁阳县怀梆剧团,承袭刘春祥、郭玉喜和杨立义、张六奎两代怀梆音乐艺人的演奏技艺,全面掌握怀梆唱腔规律和演唱特点。自1968年开始培养怀梆音乐传人,并对怀梆音乐进行整理、探索与深入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被人称为怀梆艺术的“活字典”。
查看更多
赵玉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生,河南沁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梆代表性
传承人
,河南省沁阳市怀梆协会戏师。赵玉清16岁参加沁阳县怀梆剧团随团学艺,拜怀梆第三代传人张树柱与第四代传人李法贵为师,全面继承了怀梆表演艺术,成为第五代传人。五十多年来,演出传统戏一百多本,现代戏五十多本,约计一千五百余场,并培养了郭二俊等第六代怀梆艺术传人。其表演在怀梆原先粗狂豪放的基础上,融入了细腻婉约的艺术特征。代表作品有《反西京》等。
查看更多
程建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河南内乡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梆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作曲。程建坤17岁考入内乡曲剧团,拜尚元金为师学习笙笛演奏,1960年进入郑州市曲剧团后随曹铁林、何宜芝习古筝演奏,1980年拜著名宛梆艺人崔喜富等为师,全面收集整理宛梆唱腔音乐,并有一些相应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发表。自1980年起,又陆续培养多位宛梆音乐创作人才,为宛梆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
周成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2009年去世,河南内乡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宛梆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三级演员。周成顺13岁进入内乡县宛梆剧团学习,拜范应龙为师并深得真传,专工生行表演技艺,三十余年来先后主演宛梆剧目二十余部,其表演质朴大方,顺畅优美,唱腔具有高亢、激越与深沉、细腻相结合的特征。代表作品有:《打金枝》《清明案》《三院禁约碑》等。
查看更多
李树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生,河南汝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
传承人
,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一级演员。李树建17岁入河南省洛阳市戏曲学校表演专业习艺,1986年学习豫剧老生豫西调创始人王二顺的表演艺术和剧目,深得“王派”艺术之精华,培养了十余名王派艺术传人。其表演具有“麒派”艺术之风骨,声腔具有龙吟凤鸣、虎啸狮吼之神韵,被誉为当今中国戏曲舞台上的“第一老生”。代表作品有:《鞭打芦花》《大登殿》《陈婴救孤》等。
查看更多
张梅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生,河南开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
传承人
。张梅贞15岁考入漯河市豫剧团后保送许昌地区戏曲学校学习,1984年拜阎立品为师,得其亲授,为豫剧“阎派”主要传人之一。其表演含蓄细腻,端庄朴实,不温不火,着意于抒发人物的内在感情,唱腔上字正腔圆,高而不燥,低而不暗,声情并茂。代表作品有:《秦雪梅》《蝴蝶杯》《跪韩铺》等。
查看更多
1
854
855
856
857
858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