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吴陈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浙江松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松阳高腔)代表性
传承人
。吴陈基1978年参加松阳高腔周安剧团,工丑脚,师从吴李发、吴叶法等婺剧名家,掌握了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底,继承了较多的高腔传统剧目,一直致力于对松阳高腔的弘扬和发展。吴陈基的表演幽默诙谐、流畅自如,代表作品有《夫人戏》《火珠记》《卖棉纱》等。
查看更多
汪家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浙江衢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西安高腔)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一级作曲。汪家惠1970年进入婺剧团担任乐队演奏员,1983年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一直担任衢州市婺剧团作曲至今。多年来,汪家惠不断地收集、研究西安高腔的谱本资料,现已收集整理西安高腔剧目15个、西安高腔曲牌音乐近百首,为婺剧高腔的发展、传承做出了重要努力。代表作品有《天鹅魂》等。
查看更多
严帮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严邦镇,男,汉族,1918年生,2011年去世,浙江衢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腔(西安高腔)代表性
传承人
。严帮镇16岁时求艺,师从邱耀林,继承掌握了高腔的技艺规范和传统剧目。在七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共培养弟子五百余人,创办地方剧团4个,对发掘、搜集、继承、推广西安高腔做出了重要而显著的成绩。代表作品有:《推接父》《对花八仙》等。
查看更多
殷武焕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江西湖口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阳腔代表性
传承人
。殷武焕1943年开始学习青阳腔,师承湖口青阳腔老秀兰班班主络硕仁。他一生遵照师傅的表演传统,把保持着古老青阳腔艺术特征的唱、做规范完整地进行了传承,成为赣北民间保留青阳腔独特技艺的重要
传承人
。代表作品有:《征东》《白兔记》等。
查看更多
汪正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生,安徽青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阳腔代表性
传承人
。汪正科14岁便跟随老艺人刘干明学习青阳腔,继承掌握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表演套路。改革开放后,汪正科组建了长垅剧团,集编、导、演和指挥于一身,复排编创青阳腔剧目。其唱腔优美、刚柔相济,彰显出浓郁的青阳腔特色。代表作品有:《目连戏》《珍珠塔》等。
查看更多
郑舜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郑舜英是“文革”结束后培养的新生代潮剧
传承人
,1978年进入潮州市潮剧学员培训班,师从沈雪华、俞进明等潮剧名家,主工青衣、刀马旦。1981年进入潮州市潮剧团后,演出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编作品。郑舜英的嗓音清亮、圆润,表演优美、典雅。代表作品有:《芦林会》《杨八姐闯幽州》等。
查看更多
陈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作曲。陈鹏1956年以来先后在潮安县稻香潮剧团、潮安潮剧团、潮州市潮剧团担任演员(工小生)、导演、作曲、司鼓、团长等职,师承潮剧名家杨文家、黄木成、黄玉斗、林和忍、杨广泉、司鼓林炳和、导演郑筠等。在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陈鹏积累并掌握了潮剧所有的传统曲牌、作曲技法和操作技艺,其编创的潮剧作品在潮剧流播区拥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莫愁女》《宝莲灯》《七日红...
查看更多
姚璇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5年生,广东澄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姚璇秋主工旦行,曾师从杨其国、陆金龙、黄蜜等潮剧名艺人,掌握了扎实的表演技法,其唱工功底深厚、优美流畅,表演严谨典雅、抒情缠绵。在六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姚璇秋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古代、当代女性形象,在海内外潮剧流布区拥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有:《苏六娘》《陈三五娘》《辞郎洲》等。
查看更多
方展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广东普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1959年从艺至今五十多年,专工丑行,师承潮剧名家陈大筐、杨江全、陈玩惜、蔡锦坤、李有存等,戏路宽广,尤其擅长运用服饰、道具、舞台调度等表演手段,娴熟地使用潮丑扇子功、椅子功、梯功等戏曲表演技巧,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项衫丑、宫袍丑、老丑、武丑、女丑等各种丑行门类均能得心应手。代表作品有:《柴房会》《闹钗》《桃花过渡》《无意神医》《老兵回乡》等。
查看更多
朱石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福建仙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朱石凤1953年进入仙游鲤声剧团担任主要演员,专工莆仙戏花旦、青衣,后担任导演。在六十余年的从艺生涯中,朱石凤曾师承旦仔宁、文永等莆仙戏著名老艺人,掌握了莆仙戏传统科介规范和重要剧目,其表演基本功扎实,技巧精湛,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脚形象。代表作品有:《目连》《晋宫寒月》等。
查看更多
1
860
861
862
863
864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