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杨克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生,山东商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杨克胜师从鼓子秧歌著名艺人韩振玉,精通秧歌跑场的知识、规律,在秧歌队中担任丑(头)伞。其表演情绪饱满,热情奔放,舞技高超,“扛伞”动作舒展大气,“插伞”动作潇洒稳健。他的“鼓子”也打得非常好,无论是做“路鼓子”还是“掏鼓子”动作,都做得幅度大且刚劲有力。他经常为年轻人传授鼓子秧歌技艺,培养了很多鼓子秧歌队员。
查看更多
于振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昌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于振江从1953年起开始学扭地秧歌,先师从张晓明,1971年至1972年间得到周国宝的亲授,成为周派秧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技艺特征是在表演中蹲步较多,上半身挺直,以肩、腰、胯部最为灵活,胯部以小腹部为轴心,前后左右旋转,转速匀衡、平稳。他以独到的表演技巧塑造的丑角人物,性格鲜明,俏皮诙谐。于振江1984年开始组建秧歌队并收徒授艺,徒弟有一百余位,多年来为...
查看更多
周贺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河北昌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周贺华从14岁开始,师从昌黎地秧歌表演艺术家周国宝、张谦、秦焕、伦宝善等著名地秧歌艺人学习地秧歌表演。1954年到河北省艺术学校参加全省民间艺术培训班,主要学习其叔父周国宝的“周派”丑角舞蹈,并兼学其他派别,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周贺华表演的地秧歌丑角,动作刚柔并济,风格独特;“扇花”千变万化,美不胜收;面部表情幽默诙谐,仅亮相就有硬亮相(亮在强拍上)和软亮相...
查看更多
高洪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西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其父高殿起是京西太平鼓著名艺人。高洪伟12岁起跟随父亲学打太平鼓,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父亲组织的太平鼓表演队,除走街串巷为村民们表演外,还多次在北京市各种民间花会上进行表演。他继承了高派太平鼓的表演技艺,得到了父亲和当地群众的认可,最终接过父亲手里的鼓槌,肩负起传承太平鼓的重担。高洪伟表演的太平鼓,洒脱奔放,尤其是他做的“大搧鼓”动作尤为观者称道,很有明代杨补在《长安迎...
查看更多
曹桂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8年6月生,河南省邓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筝艺术(中州筝派)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学筝,深得曹派筝艺术精髓,并随父学了许多河南大调曲子、曲牌。1954年入开封市曲剧团任古筝演奏员,1978年调入河南省曲剧团。1963年受邀参加全国首届民乐独唱独奏会,演出《陈杏元落院》《上楼》《曲牌联奏》。中国唱片社为其灌录的唱片畅销海外。演奏的筝曲被影片《屈原》《桂林山水》使用。1989年应香港雨果录音公司邀请,录音曹派筝曲二十一首。以...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维吾尔族,1965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热爱唱歌,在各种麦西热甫等聚会场所跟随库车县齐满镇民间艺术家阿依提拉·艾拉、卡尤木·莫依丁等人学习库车民歌和十二木卡姆。作为库车民歌的传承人,掌握了大量的库车民歌,并传承了库车一带一人同时演奏手鼓和都塔尔的演奏技能,在地州、县、市举办的各种演出活动中获得了很多荣誉,带领身边的姐妹们学习库车民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3年7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毛拉达吾提学习弹都塔尔、弹布尔、萨塔尔等乐器的同时,系统地学习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伊犁民歌的演唱,之后还掌握了喀什、库车、和田、哈密、吐鲁番、阿图什等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歌,成为在新疆较有影响力的歌手。1992年开始多次参加自治区、伊犁州、伊宁市举办的文艺晚会和大赛,受到了各族观众的热烈欢迎。已培养了萨拉木·达吾提、艾尼·达吾提、亚力买...
查看更多
赵新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瑶族,1947年12月生,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爱唱山歌的长辈在山间田野学唱瑶族民歌,对瑶族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结婚后,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仍然坚持与山歌爱好者对唱山歌。到了老年,对山歌的热情有增无减,经常组织瑶族的山歌爱好者进行交流。作为瑶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常年在县民族实验学校、民族职业中等技术学校带班授徒,开设校园瑶族民歌传承培训班,教授瑶族青年传唱瑶族民歌,为瑶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尽力。
查看更多
张连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9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辽阳鼓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鼓乐世家,自幼喜爱鼓乐,跟随大伯父、二伯父学吹唢呐、笙管。擅长演奏丧曲,掌握近三十个传统唢呐曲和二十多个传统笙管曲。唢呐曲代表作有《小欧天歌》《哪吒令》《哭皇天》《金链锁》等。笙管曲的代表曲牌有《玉芙蓉》《净水瓶》等。为了培养辽阳鼓乐的接班人,将目光投放到张氏家族的下一代上,儿子张玉纯、女儿张玉婷和5个侄子都已成为张家鼓乐班的第四代传人。
查看更多
陶特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6年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四胡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祖父特格喜白拉、父亲旦巴、叔父常顺都是当地著名的四胡演奏艺人。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四胡演奏技艺,上小学时已名扬乡里。还曾向其他民间艺人学习古老的蒙古族四胡传统曲目,经过多年积累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演奏风格。2005年,牵头组织了一支百人四胡演奏队并定期进行演练。2006年,在八省区蒙古四胡演奏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获二等奖。2014年,组织成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