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谷雨
搜索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21〕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教育厅(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15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司长马秦临、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等一行来疆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期间赴吐鲁番市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旭国陪同调研。 调研组在吐鲁番葡萄沟景区调研了景区内的非遗集市,认真观看柳编、剪纸、克然木烙画、桑皮纸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仔细询问各类产品的价格、销量和受欢迎程度。还同游客们一同观看了国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1年10月14日,黑龙江省2021年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通查验收会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四楼会议室举行。 记录工作成果通查验收会在省文旅厅召开 会议组织我省民俗学、影视学、剧作家等多方专家,针对2019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通查验收。省文旅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是文化和旅游部的一项重...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项重要推进政策文件,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情感,维系着国家的重要基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三天的非遗盛会 数千件参展展品 多数展品已售罄 400余位传承人现场活态展演 吸引线上无数人次参与互动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圆满落幕! 本次非遗大展以“新生活 新传承”为主题,共设置革命老区非遗展区、长三角地区非遗展区、安徽省博物馆联盟文创产品展区、中国八大菜系展区、全国旅游商品大赛安徽获...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9期:2021年10月1日—17日 ▲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即将举办 ▲ 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在新疆举办 ▲ 第二届长三角城市非遗展在安徽宣城举办 ▲ 第五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黄山...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1年10月11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和建筑艺术学院协办的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如期举行。各级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各民族地区的4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他们带着对民族传统技艺的热爱和非遗传承的责任相聚到这里,开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15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于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in巷开幕,大展将持续到17日,共举办3天。 这次大展的主办单位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 据了解,这次大展从全国选调150余个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并从安徽省内选调50余个体现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参加展览,共200余个非遗项目,分为3个综合展区和1个专题展区...
查看更多
要闻
10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对口援疆19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协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简称“非遗展”)在新疆美术馆举行开幕式。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作开幕式视频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出席开幕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自治区文博院党组书...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亟需性和重要性逐渐被学术界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或在语言上更简洁的“非遗学”从三两个专家的提倡变成了基于较大共识的学科体系建设议题。非遗学被定位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其前沿性一方面在于它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出来的非遗保护事业的新产物,另一方面在于它正以崭新的方式推动文化多样性条件下的人类文化认同;其交叉性既是学科演变的历史现象,也正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动能互换理论整合和方法创新而成为显学。 【关键词】文化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