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34)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26)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3)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黎凤珍:让白裤瑶服饰“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2025.05.15
专题报道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生活着一支仅有4万多人的瑶族支系——白裤瑶,因其保留着原始、古朴、神秘的民族文化,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其最显著的特色是被称为“两片瑶”的白裤瑶服饰,要历经织、染、画、绣、裁等30多道手工制作工序,瑶族服饰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在白裤瑶妇女黎凤珍的带动下,白裤瑶服饰从深山走向国际,成为售价高达上万元的艺术品。 “白裤瑶服饰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代表和载体。”已过天命之年...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海南,感受椰林摇曳的热带风情!
2025.05.06
专题报道
儋州调声与合唱艺术的创新融合究竟有多欢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何能在国际时装周掀起“东方美学热”?北斗导航系统和南海航道更路经之间有什么奇妙关联?海南椰雕艺人如何让“老手艺”更加贴近“新生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海南篇于5月3日20:00档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海南省共有3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传统技艺融入更多生活场景
2025.04.30
专题报道
通过技术创新、设计赋能和跨界融合等方式,非遗工坊让传统技艺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浙江铜雕技艺非遗工坊的产品涉及建筑、雕塑、书法、装饰等诸多领域,并结合潮流文化设计产品,与众多国产品牌跨界合作,现已建立近百人的专业团队,拥有发明专利12项、外观专利百余项、版权40余项。在做好技艺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工坊搭建起“下游供应+仓储物流+分销”链条,实现规模化生产,带动约2000人稳定就业增收,还通过“非遗铜学堂...
查看更多
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桑榆未晚霞满天
2025.04.28
人物
2024年,一本名为《唱享爱爱腔》的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简介说“这不仅是一本关于晋剧艺术的珍贵资料,更是一部深入了解‘晋剧皇后’艺术生涯与音乐造诣的心血之作”。“爱爱”和“晋剧皇后”说的正是晋剧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
王爱爱。她是新中国成立后茁壮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的杰出代表,曾主演《打金枝》《明公断》《算粮》《三上桃峰》《走山》等剧目,在晋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 1956年,1...
查看更多
广东东莞:让非遗滋养美好生活
2025.04.28
专题报道
茶园游会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从广东省首部地级市综合性非遗条例——《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到非遗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入使用;从创办“最岭南”文化馆鸿福桥市集,亮出“有一种新中式生活,在东莞”名片,到深化“江湖山海”非遗品牌活动内涵;从积极申报水乡文化(东莞)生态保护实验区,到评选12家非遗主题馆……2024年,东莞非遗保护工作涌现出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成果,让人们看到了非遗创造性...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让我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2025.04.28
专题报道
非遗工坊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与传统手工艺,工坊通过“传帮带”模式构建起“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的生态链,既为乡村老年群体、留守妇女等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又以生产性保护激活传统工艺的生命力。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51个案例入选。近日,记者跟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融媒体采风活动走进贵州、云南、海南...
查看更多
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记录工作推进会在平阳举办
2025.04.27
地方新闻
4月23至24日,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记录工作推进会暨《东岳观道教音乐集成》发布会在平阳县东岳观举办。此次推进会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非遗保护和记录专家、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以及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记录执行团队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保护研究部主任薛益泉主持。 非遗记录工作是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
查看更多
非遗好物聚豫章 国潮焕新正当时——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启幕
2025.04.27
地方新闻
4月26日,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江西非遗大集”在南昌市东湖意库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为主题,汇聚来自江西、广东、福建、安徽四省的近200个非遗项目,超200名非遗
传承人
参与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建文,南昌市政府副市长高辉红出席启动仪式。 好物云集精品佳作轮番登场 启动仪式上,江西省11个设区市首次同台发布各地非遗好物...
查看更多
“海丝”起点,清新福建——和《非遗里的中国》一起闽地拾“遗”!
2025.04.27
专题报道
漳州布袋木偶戏中丑角的演绎怎样实现伶俐、灵活的形体动作?南音缘何能存续千年、“活”在当下?作为一项有保密内容的国家级非遗,片仔癀是如何进行传承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如何将碎瓷片变废为宝?蟳埔女民俗不同年龄段的簪花有什么讲究?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于4月26日20:00档在总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福建是中华...
查看更多
苏旭东: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化表征与传承实践
2025.04.25
论坛
【摘要】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存续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木拱廊桥是这一传统营造技艺的实践成果。木拱廊桥的营造过程贯穿多项仪式,成为乡村的神圣空间。不仅木拱廊桥的营造过程是重要的乡村公共活动,廊桥本身也成为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凝聚着乡村民众的情感,维系着地方文化认同。 【关键词】木拱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公共文化空间;文化表征;文化认同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
查看更多
1
37
38
39
40
41
12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