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8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34)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26)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3)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审美表达
2025.04.25
论坛
【摘要】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传统社会的日用之物,在当代社会也成为审美之物,美学价值凸显。工艺之美,一方面直观存在于器物表面的装饰上,另一方面则蕴含在深层的审美理念中。基于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田野考察,结合文化人类学领域的“具身化”理论,通过对不同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工艺之美与工艺制作技术密不可分。传统手工艺技术是手工艺人技能的直接体现,它与手工艺人身体的娴熟度相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个案研究印证了工艺技术对工艺之美的影响。传统手工艺是日常生...
查看更多
解构与重构:羌年的再生产
2025.04.25
论坛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羌年不断变迁,不断被解构。通过再现记忆场、耦合节庆事象、重构节日内涵,唤醒、延续并建构出新的集体记忆,将个体记忆与民族国家的历史重叠,使得今日之羌年得以重构。在新的神圣空间中,新的集体记忆形成新的凝聚力,由此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不仅是对羌年所代表的羌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更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关键词】羌年;集体记忆;文化变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 羌年...
查看更多
非遗半月报第155期
2025.04.25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55期 4月9日-22日 01、文化和旅游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02、2024“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公布 03、2025年“非遗焕新购物月”暨浙...
查看更多
点亮非遗传承“长明灯”
2025.04.22
专题报道
大唐之山千灯会《大唐之上·唐王东征》实景演出 西安城墙《双龙贺春》灯组 中国自古就有灯会文化,与灯会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多达十余项。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新春灯会,让春节更有年味儿。今年春节期间,“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主会场活动特别推出国家级灯会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来自15个省市的47件精美绝伦的彩灯作品集中亮相,展示出各地灯彩艺术的独特魅力。 日前,中国旅游协会在四川自贡举...
查看更多
2025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在滨州市举行
2025.04.21
地方新闻
4月14日至16日,由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滨州市文化馆(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25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工作人员培训班在滨州市举行。来自全省16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管非遗工作的负责同志和非遗业务干部、滨州各县(市、区)文化馆馆长、媒体代表以及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非遗业务干部共50余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邀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记忆资源建设...
查看更多
李祥林: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握羌年的意义
2025.04.15
论坛
【摘要】春祈秋报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羌年亦在此列,乃中华年节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整体把握羌年的意义,不可不知晓村寨仪式中经释比之口诵唱的史诗《木姐珠》和《羌戈大战》。两部史诗颂祖唱史,在经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族群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维系着群体社会的精神空间,增强着群体生存的文化信心,激发着群体发展的心理动力。着眼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秉持非遗保护的整体性、系统性理念,对羌年的过往历史与现实存在、民间实践与官方助力、生活样态与学术研究进行多...
查看更多
王晨阳: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角度认识春节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2025.04.14
论坛
【摘要】“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视角对春节的重新认识。在文化意义层面,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在社会功能层面,春节的传承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促进家庭社区和睦,增强社会凝聚力,为中国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符合该公约所强调的社区参与原则。在当代价值层面,春节从粮食安全、优质教育等多...
查看更多
京津冀三地共传非遗韵
2025.04.09
地方新闻
清明假期,京津冀三地举办非遗主题活动,赋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期生活。 4月4日,北京陶然亭公园举办第十届海棠春花文化节,现场设置了非遗市集,汇聚了北京刻瓷、景泰蓝、北京绢人、金氏风筝等西城区非遗项目,以及来自天津市和平区、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武乡县的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西城区海棠春花文化节系列活动首次实现京津冀联动,除了邀请京外项目到西城,也将西城的非遗项目送到天津,实现了“文化...
查看更多
云南省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征集遴选工作
2025.04.09
地方新闻
关于开展云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云南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及《云南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相关要求,结合云南非遗项目类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展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发挥优秀案例示范...
查看更多
关于开展云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
2025.04.09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云南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云南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及《云南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相关要求,结合云南非遗项目类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展示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发挥优秀案例示范...
查看更多
1
38
39
40
41
42
12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