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扶贫”的湘西实践:苗绣让“让妈妈回家”
2021.04.01
专题报道
湘西苗绣“让妈妈回家”。 在七绣坊的产品制作间,绣娘们娴熟地穿针、挑线、绣花,一件件精美的苗绣便略见雏形。 位于湖南湘西花垣县石栏镇的七绣坊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苗绣培训、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公司,也是“让妈妈回家”项目的示范基地,现已培训逾千人次的苗族女性学习苗绣,有签约绣娘400余人。 年近四十的向隆妍便是其中一员。为照顾年幼的孩子,她3年前放弃在外的打工生活回乡,来到“让妈妈回家”苗绣...
查看更多
萧放 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
2021.04.01
论坛
【摘要】中国社会百年以来面临巨大变革,文化传统与日常生活之间出现了疏离乃至断裂。随着21世纪以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部分传统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下得以保护振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民众个体和公共生活两个方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从民众个体来说,从教育、审美的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与激活民众对生活文化传统的认知;从公共生活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社区文化生态,重...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日常化传承
2021.03.3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赓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海南始终坚持强化系统性保护,推动日常化传承,积极构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新格局。 强化系统性保护 坚持整体性保护理念。海南坚持对非遗本身要素的整体性保护,如对黎锦所有原材料均来自大自然的原生特质的坚守,对图样、纹饰、色彩等元素...
查看更多
推进海南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1.03.31
论坛
在“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上,一场沉浸式数字光影黎锦文化幻景秀在海口骑楼老街上演。 海南首届非遗购物节通过直播等方式向全国观众推荐了百余款非遗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海...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在孩子心里种下非遗的种子
2021.03.31
专题报道
3月16日下午4时许,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学的非遗培训基地,4年级7班的44名小学生正席地而坐织造黎锦。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最基本的织锦技能,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黎锦。他们有的还在织最简单的平纹,有的已经可以制作简单的图案了。 刘兰香、黄翠花、黄忠英等7位黎锦技艺的代表性
传承人
正在手把手教学,她们在学生身边,看着学生穿线、拉线,不时给予指导、给予提示。 曾经,受时尚服装的影响,作为海南最典型的非遗项目之一...
查看更多
海南:“三个融入”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2021.03.31
专题报道
2021年3月16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学学生正在学校非遗培训基地学习织黎锦。(摄影:陈怡) 2020年11月19日晚,代表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最高水平的龙在“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活动中被展示。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琼东的盅盘舞勾起琼籍华侨的乡愁,琼西的儋州调声、临高渔歌“哩哩美”令人陶醉,琼北的人更爱琼剧、公仔戏,琼中南则有着地地道道的...
查看更多
山东非遗研究智库用田野调查促“文化双创”
2021.03.30
专题报道
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摄影:苏锐) 3月30日,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山东大学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各省级非遗研究基地和相关高校紧密结合自身职责,积极投身非遗研究工作,全省非遗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 成立了一批非遗研究机构和平台。山东各高校、各科研院所紧紧依托学科优势和教学需要,成立一批非遗研究机构和平台,有力推动非遗研究工作的开展。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国内最早有独立建...
查看更多
设计扶贫“在地在场在线”
2021.03.30
论坛
非遗多元活化 花瑶是瑶族极为独特的一个分支,湖南省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是他们的传统聚居地。这里平均海拔达1320米,雪峰山的天然屏障环绕,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以一批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如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等,是名副其实的“花瑶文化活态博物馆”。2014年,在教育部和学校支持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启动了针对隆回花瑶地区的文创公益精准扶贫行动,成立了“花瑶花”专题项目组和工作室,并制...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65期
2021.03.2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5期:2021年3月15日—28日 ▲习近平在福建考察,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强调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 ▲丝线编织艺术之美——四川非遗精品展在日本举办 ▲2021年山东省非遗重点工作会商会在...
查看更多
搭建非遗销售平台 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
2021.03.29
地方新闻
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3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陇南市信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市武都区隆重举办。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王春生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陇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兴华致欢迎辞,陇南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树林主持开幕式。省文旅厅相关处室及陇南市文旅局工作人员...
查看更多
1
389
390
391
392
393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