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9月7日,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在沈阳启动。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围绕“溯辽海文脉,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主题,活动第一日的展示展演内容极为丰富,22个项目、100余人次传承人和展示展演队伍汇集“文馨苑”,将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集中呈现。 亮点一 大开眼界 手工技艺绝活多 展示现场,身怀绝技的传承人无疑是万人瞩目的焦点。他们或剪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草编挂画、耳环、茶具;羌绣创意服装,创意羌绣笔记本、提包;古羌茶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们在传承发展中,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 8月28日,国家文化和旅游司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走进羌族草编研学体验培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羌茶手工制作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扶贫车间、妇女灵活居家就业基地等,认真了解每一个非遗产品,认为北川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通过做靓非遗节会、培养非遗人才、研发非遗产品、创建非遗基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了保证2017、2018年度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通查验收工作有序高效实施,9月4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图书馆召开了2017、2018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通查验收专家评审工作会。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出席会议,2017、2018年度记录工作验收相关专家、工作人员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赵红川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要深...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7日上午,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0“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在沈阳正式开启。2020年“BMW 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以“溯辽海文脉,源远流长的精神家园”为主题,围绕满族文化、辽河口文化、红山文化三大代表性文化而展开,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100多位嘉宾将在9月7-10日的4天时间里,参观沈阳故宫、牛河梁遗址等璀璨厚重的物质文化遗产,参与体验琥珀雕刻、阜新玛瑙雕、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日,以“乡愁大理,多彩非遗”为主题的大理州非遗展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楼开展。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曾艳参观了展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展览开展。 据了解,多年来,云南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为不断提高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文化...
查看更多
要闻
融入传统景泰蓝纹样的冰箱贴、笔记本,与热门手游、大IP联名的“千层底儿”,以苗族吉祥纹样为主题设计出的充满时尚感的首饰在2020年服贸会上,“非遗技艺+现代元素”的新产品集体亮相,多位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走到台前与观众互动。 在北京珐琅厂的展台,几十个种类、上百件景泰蓝工艺品让观众目不暇接,其中既包括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的“繁花似锦”系列,也有珐琅厂向抗疫一线工作者致敬的纪念圆盘、带有生肖鼠图案的鼠罐等。观众还可以拿起工具,在大师的指导下...
查看更多
苗族姑娘石佳的创业故事
专题报道
这几天,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石栏镇的苗族姑娘石佳很忙,忙着在抖音、淘宝、微博等平台上推销苗绣产品。 石佳与苗绣结缘是在2017年。当年2月,在外创业的石佳回乡探亲,她发现,由于家乡产业基础薄弱,很多年轻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镇里的留守儿童非常多。于是,她萌生了回家乡创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想法。 “在我们苗族人看来,苗绣不光是一个图案,它其实是一个故事、一段话。石栏镇是一个苗族聚集地,苗绣对于当地妇女们来说很容易上手,而且也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 赵罡摄 来自贵州的非遗学员参加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研修班,拓眼界、增技艺  赵罡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文化生态环境保存良好。2012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数年来,实验区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推动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和可...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大运河文旅博览会|隆重开幕,邀你感受千年运河之美!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一年一度的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如约而至!夜游古运河、开幕仪式、主题演出、展览展示、主题论坛、非遗分会场和互动联动等7大板块、15项重点活动于2020年9月3日至7日在无锡和淮安次第缤纷登场。 一、400余件当代非遗创意精品亮相第二届运博会非遗文创展 当非遗遇见创意,“传统”就有了新的解读 作为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非遗传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观赏模式,越来越多的贵州非遗项目正利用直播、短视频平台等多种途径打破传承圈层,通过创新非遗传播形式,与时下潮流结合,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带来更多新意和惊喜,深受到年轻人追捧。 直播带货 推广非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短视频、直播如飓风般席卷而来,并以互动性强的特点迅速进入现代生活,看似偶然的机会,让古老的非遗在这股飓风中更加活泛,越来越多的非遗推广活动在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