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30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八   
搜索
10周年媒体报道
11月10日,“世代相继 活力传承 云锦新章 源远流长”—南京云锦申遗成功十周年活动在南京云锦研究所举行。 云锦非遗保护,硕果累累 江苏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王健出席活动并发言表示:全省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0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46项,省级名录项目611项。至今,江苏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构建起基础厚实、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序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由我省作为独立申报主...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世代相继、活力传承,云锦新章、源远流长!11月10日,南京云锦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活动隆重举行。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云锦研究所主办,一批南京云锦技艺传承人、老艺人和云锦的守护人齐聚南京云锦研究所,畅谈云锦的发展历史,讲述云锦作品背后的故事,共话匠心传承,织就锦绣未来。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是由我市作为独立申报主体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入选十年来,在国家文旅部、江苏省...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2019年12月8日,南京市举办剪纸申遗成功十周年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方林等收徒仪式,表彰了南京剪纸优秀传承人代表,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学生们表演了根据南京剪纸创编的舞蹈“剪纸姑娘”,举办了“ 匠心传承 砥砺奋进 ”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周年剪刻纸作品展。 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南京市持续加大对南京剪纸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12月22日,2019广佛国际民艺嘉年华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启动,排瑶手鼓敲出鼓声点点,祠堂剧中舞者展现青春活力,儿童粤剧《南国红豆》述说着古老故事。作为2019广佛国际民艺周的其中一个环节,民艺嘉年华将传统古建筑与民艺创新交相辉映,让众多来访游客沉浸在传统文化体验中。 嘉年华活动现场举办了丰富的节目表演,瑶族长鼓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原创排瑶手鼓创始人唐买社吊,为现场嘉宾及观众带来原创排瑶手鼓表演;由广州大剧院、车...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40多年以来,他一直活跃在农乐舞表演的舞台上,他曾以30秒内甩32米双层彩带并跳跃44次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曾在国庆40周年、50周年、2008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等全国性的文艺汇演和大赛上,获得了诸多大奖和荣耀。他就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的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本人供图 从爱好文艺 到唯爱象帽舞...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开幕仪式现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顾劲松致辞 12月6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旬邑县文化馆、安塞区文化馆、延川县文化馆协办的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系列活动,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剪花娘子”库淑兰的故乡咸阳市旬邑县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为期3天,通过剪纸传承...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为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合影 “藏戏”是西藏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为增强非遗文化自身的活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础,11月2日上午,2018年非遗传承人群研习培训计划,西藏大学第一期“藏戏”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正式开班。 第一期培训班共有43名学员,多是以藏戏“觉木隆”为主,以西藏民间“藏戏”传承人和民间从业人...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藏戏入选世界非遗十年西藏面向公众汇报演出    图为藏戏表演 赵朗 摄  2019年6月9日,今年是藏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8日晚,一场交流传承成果汇报演出在拉萨举行。 此次活动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邀请了西藏各市地代表性民间藏戏队。8日晚,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湘巴、江嘎儿、琼杰宾顿等藏戏队,分别表演了《温巴顿》《诺桑》《卓娃桑姆》《顿月顿...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通讯员 王奎)10月25日上午,庆祝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0周年培训座谈会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我县组织文化干部和各级传承人参加了培训座谈,三峡大学朱祥贵、彭红卫教授分别就《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屈原、楚辞与端午之美》进行了授课,精彩授课使参训学员深受教育和启迪,大家一致表示,作为屈原故里的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端午文化、屈原文化。 下午,纪念演出活动...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金巴扎木苏在为孩子们讲《格斯尔》的故事。记者 张枨摄 一位耄耋之年的银发老人,一袭灰白色蒙古长袍,一把70年的四胡,一句句节奏鲜明的蒙语说唱词句,共同演绎出充满历史沧桑与厚重感的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斯)尔》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6岁的金巴扎木苏,正在向徒弟传授技艺。 《格萨(斯)尔》与《玛纳斯》《江格尔》并列我国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