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左各庄杆会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文安县 左各庄杆会是流传于河北省文安地区的一种传统体育项目。与其他地区杆会不同,左各庄杆会主要使用活杆,可以随时随地用树干进行表演。主要技术动作包括打挺(单双)、串子、单臂折鱼、抓三叨两、仰丫转、圈上睡觉、挂脚面(单双)、倒脚面、捩脚面、挂脚后跟(单双)、粘糖人、手摆旗、脚摆旗、驴打滚、金鸡独立、耍流星、单横棍等。 从所使用的器具及演出内容上看,左各庄杆会与元明时期的杂技杆会,存在着渊源关系,它技艺精湛,有着...
查看更多
马球(塔吉克族马球)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马球是塔吉克族一项传统的马背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地区的帕米尔高原。历史上塔吉克族马球多在上层社会中开展,11世纪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中即提到马球是疏勒贵族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艺。中国体育博物馆考察队在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下的山脚滩里发现了一处轮廓清晰的古代马球场,这个马球场同史料上常见到的修筑在郊外空地上的马球场形态一致,可见马球在新疆地区起源很早。 塔吉克族马...
查看更多
沙河藤牌阵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沙河市 藤牌阵是我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项目,如今仅存于我国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藤牌”。 沙河藤牌阵历史悠久,传说明末,李自成军队从北京溃败南退,其中有一人秘密逃遁十里铺村,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用以护村、防身,并留下“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训诫。三百多年来,村民遵循训诫,将藤牌阵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十二代,经常习练者达二百余人,在当地,藤牌阵现已被列入小学体育课程。 藤牌开战时...
查看更多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吴氏太极拳是起源并流传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太极拳流派。吴式太极拳创始人为全佑。19世纪末,全佑先后师从杨露禅和其子杨班候学练大小架太极拳,经多年精心苦练,逐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中架式太极拳,为吴式太极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全佑的弟子王茂斋、全佑之子吴鉴泉等人经过多年精研将其定型,并世代传承。 吴氏太极拳包括太极桩功、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太极推手、太极散手、祛病健身小功法等多方面内容。其特点为中正安舒、不纵不跳、不打不发、轻柔缓慢、松静自然、紧凑舒伸、圆活...
查看更多
少林功夫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登封市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少林功夫具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它以武术技艺和套路为表现形式,而以佛教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 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的少林寺是少林功夫依存的文化空间。少林功夫伴随着少林寺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断丰富完善,由最初保卫...
查看更多
线狮(草塔抖狮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线狮(草塔抖狮子)是一项有机融合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的传统游艺娱乐项目,流布于浙江省诸暨市以及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等邻近市县,以诸暨市草塔镇前店村为代表。 抖狮子源于清朝。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逃居草塔,但彼此不合,尤其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不休,直至清朝时期因官府介入才逐渐平息。借此良机,夹在赵氏、杨氏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受斗岩石狮启发,提议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传统庙会之际,组织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里和...
查看更多
莺歌柳书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菏泽市 莺歌柳书亦名“莺歌柳子”,系由明代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主要流传于鲁西南、鲁南及豫东、苏北一带。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莺歌柳书艺人程梦卜、程作舟名闻鲁豫,表明这一曲艺样式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清末民初,莺歌柳书与渔鼓腔相结合,又进一步衍生出“坠子书”。 山东菏泽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清末民初曹县仲堤圈的张瞎子,在他以后相继出现了曹县的张保亮、何立稳、郑玉昆、郑海泉和定陶的曹志田等一批莺歌柳书艺人。郑...
查看更多
武当神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 武当神戏是目前较完整地保存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的民间戏剧剧种,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氏家族在汲取武当文化及当地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演化形成的独特剧种,属于家族传承戏。据第20代
传承人
之一王德荣所述,武当神戏由王氏老祖宗从明代末年口传至今。武当神戏的特点是其与武当山道教祭神仪式的密切结合。道教仪式之前要先唱敬神戏,以示虔诚,渐渐发展为香客集会、许愿甚至帮会活动,都要演唱“祭神戏...
查看更多
合阳跳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合阳县 合阳跳戏又名“跳调”、“调调戏”、“调戏”或“锣鼓杂戏”,是沿黄河一带流传的一个古老地方剧种。它属于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也不用弦乐,只有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从旁伴奏,演出者借助“说”、“吟”完成“唱”、“白”任务,通过较为机械的古代民族舞蹈动作与观众沟通。 跳戏表演分哑跳(广场跳)和上台跳两种,哑跳开场前先用锣鼓“打旦子”,以召集观众;上台跳演出时先由“春官”上场,即兴自编幽默诙谐的台词,或表...
查看更多
木偶戏(辽西木偶戏)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锦州市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行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辽西...
查看更多
1
590
591
592
593
594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