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徐全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青海省湟中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湟中堆绣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擅长藏式壁画、描金唐卡、农民画、民间彩绘及古建筑设计。1967年师从当地民间画师李玉珍学画;1987年拜塔尔寺艺僧扎西尼玛为师,掌握了塔尔寺堆绣制作技艺。在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寺院从事堆绣、彩绘创作三十余年。作品《佳话传日月》《彩笔绘英王》《雪山狮子舞》在中国美术馆参展并被收藏,《韦驮菩萨》由文化部收藏;在江苏扬州和青海湟中举办个人作品展...
查看更多
邓友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仙桃麦秆剪贴世家,自幼随父亲邓道清研习麦秆剪贴技艺。麦秆剪贴画取材于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吉祥图案等,人物形象刻画尤为传神。表现形式融入对雕花剪纸、烙画、贴画、国画、版画、浮雕艺术的借鉴,综合运用镂空、反衬、叠彩、镶丝、透雕、翻版、撒点、剔刻、堆砌、热熨、冷烫等技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视觉效果鲜明,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作品获得文化部举办...
查看更多
聂远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6月生,河南省清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艺术。8岁起随父亲聂绍银学习制作麦秆画。16岁时基本掌握传统聂氏麦秆画的平贴技艺,能独立完成从剖、刮、熏、蒸等原料处理到设计图形及制作剪刻的全套工序。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改进制作工艺、图案设计以及装裱包装方式,提升了艺术效果又不失古色古香的韵味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作品享誉海内外。2009年制作的《一品清莲》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查看更多
蒋云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9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幼年随母习艺,后向王国英、吴彩霞学习。曾任当地两家公司麦秆剪贴的设计和技术指导,创建浦江民间工艺博物馆。技艺精湛,手法细腻,所作本色、彩色和水墨麦秆剪贴,地域特色鲜明。《清明上河图》等多件作品参展并获奖,《百鸽图》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编写《蒋云花麦秆画》,参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浙江卷》和多本中小学教材,中学劳技教材《剪纸、剪...
查看更多
马文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2年8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1972年入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厂后一直从事麦秆剪贴制作。设计制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展示活动并获奖,产品行销海内外。代表作有《国泰民安》《清香满人间》等。带领传承人发掘、整理有关资料,建立传承人技艺数据库和麦秸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成立麦秆剪贴技艺传习所,编写《麦秸剪贴技艺教程》,授课于...
查看更多
黄素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4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扎(麒麟制作)代表性传承人。7岁起随父亲黄有学习制作麒麟,是清溪镇“高华麒麟”第四代传人。从艺五十多年,所制作的麒麟,在保持传统造型基础上,合理增加活动功能,使其结构更加坚韧耐用,形态更加灵动逼真,做工更加精巧完美。作品远销海外,尤其受到东南亚麒麟爱好者的广泛喜爱。为更好传承麒麟制作技艺,积极培养后继人才,使技艺传承队伍不断壮大,并形成一批稳定的传承骨干。
查看更多
栾喜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4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栾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15岁起随父亲学习木版雕刻。刻制画版取材广泛,包括耕织图、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所刻画版构图简洁,整体感强;线条圆润流畅,曲直相兼、刚柔相济;人物造型夸张,占全身比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头部尤为突出。在传统雕版技艺存续愈发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木版雕刻实践,并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木版雕刻爱好者。
查看更多
扎西顿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5年2月生,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文书法(尼赤)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跟随当地阿琼老师学习藏文草书,10岁学习藏文单字母和缀加字的长短脚行书、珠匝等字体,其后师从扎西多吉学习尼赤和兰匝、乌尔都等藏文及梵文书法。13岁时以优异成绩当选为尼赤派传承人之一,并随扎西多吉一起参与布达拉宫弥勒殿八宝之《丹珠尔》修缮项目,当时尼赤体确定为标准的官体书法。18岁开始纳唐《丹珠尔》印板修复之经文缮写工作,并任首席尼赤书法大师...
查看更多
刘建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3月生,江西省莲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雕(莲花打锡)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打锡世家,父亲刘树仁、兄长刘建东均为当地有名的锡匠。1984年初中毕业后随父学艺,从事打锡工作三十余年,掌握熔、画、剪、打、锉、焊等全套打锡工序及技艺。所制作品品种多样,造型新颖,弧线光滑,雕刻精美。代表作上旨壶、灯柱、大炉瓶、花瓶、茶壶等多次参加各类展览。积极从事打锡技艺的传承,在家庭作坊授徒数人;2009年以来一直参加省市非遗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盛一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浙江省永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雕代表性传承人。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打镴,之后师从民间锡雕艺人胡祖财。2002年创办浙江荣盛达锡制品有限公司。2002年至2008年,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保鲜容器,并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验收。《长颈花瓶》《竹韵花插》等锡雕作品参加博览会并获金奖。2009年开始筹建永康锡雕馆。2010年被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为任课教师,每年到该校锡雕班授课三十六个课时以上。成立盛一原非遗传习作坊,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