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李玉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5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雕刻(东昌葫芦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李尚贤学习葫芦雕刻,承师继法,孜孜以求。擅长刀刻、针雕、彩绘和烙画葫芦,尤其擅刻“八仙过海”“二龙戏珠”“武松打虎”等图案。葫芦雕刻艺术古而不拙,兼有传统绘画线描的优美细腻和水墨画的典雅清丽。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赢得多项殊荣,本人也因葫芦雕刻艺术成就而获得山东省十大农村青年文化名人等称号。
查看更多
曾昭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广东省广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广州榄雕)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入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师从广州榄雕第二代传人欧宇仁学习榄核雕刻技艺。1989年设立个人工作室,坚持从事榄核雕刻至今。从艺四十多年,熟练掌握榄雕传统技艺,包括浮雕、圆雕、镂空雕刻等,并将象牙镶嵌技艺运用到榄核雕刻当中,独创榄核镶嵌技法,使得榄雕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榄核,题材更加多样化。多年来,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展示传播活动,还举办榄雕培训班、开...
查看更多
周建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6月生,江苏省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在舟山工艺厂师从朱耕原学习核雕技艺,同时得到须吟笙、钟年福等核雕前辈的悉心指导。从艺四十余年,技法掌握全面,圆雕、浮雕、镂雕皆运用熟练,行刀自然流畅,手法多样。雕刻题材广泛,人物、动物、园林风景及核舟均有涉及。作品布局合理,造型生动灵活,线条清晰流畅,细腻的表达中透着醇厚雅致的书卷味。代表作有《麻姑献寿》《十八罗汉头》《八...
查看更多
韩志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10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大连核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和雕刻,师承家艺,潜心研究,掌握了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技法。经过长期实践,使活链、活环以及多层透心滚球等特技在核雕上得到突破,增强了核雕艺术的表现力。核雕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山水等,尤擅雕制挂件、摆件及长篇组雕。代表作有《核舟大观》等,并因再现《核舟记》中的核舟和取材于《清明上河图》的核雕系列作品而两度获得中国文学艺...
查看更多
段四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73年8月生,云南省剑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剑川木雕世家,师从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掌握剑川木雕的透通雕特殊技艺,融会贯通石雕和各种木雕技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在业内有较强影响力。创作恪守传统作风,坚持手工完成全工艺流程,作品完整保留剑川木雕的榫卯结构特征,艺术效果玲珑剔透。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个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第四批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先后带徒八人;成立剑川县...
查看更多
徐日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6月生,海南省澄迈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花瑰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澄迈花瑰艺术第二十二代传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出身于花瑰艺术世家,自幼酷爱雕刻艺术。20世纪70年代师从冼励强老师学习绘画。技艺掌握全面,尤擅神像雕刻,作品《出论》《憩》《舞姿》入选广东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美术作品展并获奖。海南建省后,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十八件、省级展览二十一件,其中有十多件获奖。创作数以千计作品的同时,还创办传习所,培养传承人二十八人。20...
查看更多
熊应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8月生,湖北省通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通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1971年师从妻舅陈新旺学习木雕,1974年后在家专门从事木雕手艺并带徒授艺。前后参与了通山熊氏祠堂、成氏老屋和九宫山仿古民居等二十多座木制民居、祠堂的木雕修复或雕刻工作。1996年在九宫山镇创办熊氏木雕厂,边培养传承人边重点研究通山看橱的雕制技艺。作品《涌泉跃鲤》曾在俄罗斯莫斯科“中俄情·荆楚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展出,研究成果《通山木雕》被收入...
查看更多
刘节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8月生,江西省吉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东固传统造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神像雕刻世家,明南京工部籍刘氏家族神像雕刻技艺传承谱系第二十代传承人。1975年起随祖父刘发招学习雕刻技艺,1981年始在东固木业社从事雕刻工作,1993年起任东井冈华艺工艺雕刻厂厂长。自小协助祖父为富水河上游吉安、吉水、泰和、兴国四县名山宝刹雕塑神像,为乡邻宗祠和民俗活动提供神像和器具制作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参与并主持了渼陂古村、青原山阳明书...
查看更多
李艳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6年10月生,山西省芮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永乐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家庭,自幼随祖父、父亲学习木雕技艺及道教民俗文化,18岁后兼学石雕。2000年拜永乐纯阳观徐宇道长(旭阳道人)为师,赐道名李理天,并在徐师策划下,承办起永乐纯阳观桃木文化研究所。继承祖业,选料、设计、定型、下料、雕刻、打磨、抛光等环节无不亲力亲为,并在传统品种基础上开发出十余种桃木系列产品,其中尤以桃木剑、桃木吉祥物最受欢迎。近年来,依托...
查看更多
洪荣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从父亲洪梅深、叔父洪梅发学习传统阳美翡翠玉雕技法,后拜师黄志、叶金龙等人,融合南北玉雕艺术。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熟练掌握玉石特性,算料准,设计巧,工艺精;作品选料用色巧妙,具备“新、奇、特、绝、精”的特点。十分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于2011年创办揭阳玉都职业学校并亲任校长,并协助开设珠宝设计与加工专业班,授业传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