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吴修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28年10月生,3年15月去世,湖北省利川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肉连响代表性
传承人
。少时跟随理发的牟师傅学习“泥神道”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尝试着把秧歌舞、耍耍、跳丧舞、莲湘舞等民间舞蹈动作融为一体,通过拍击肩、臂、额、肘、胯、腿、脚等身体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通过几十年研习探索,练就了一身绝活。1992年随湖北省代表队赴广西南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肉连响并获奖。积极传艺带徒,培训学员数千人,其中骨干二百余人。
查看更多
孙永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10月生,安徽省凤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老虎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受在火老虎灯班中负责道具扎制与保存的父亲孙长友影响,常观看其扎制维修道具的过程和火老虎灯班的演出,逐渐将火老虎表演流程及内容熟记于心。此后参与演出,主要扮演狮子,动作洒脱奔放,形象栩栩如生,且能根据表演需求在原有形式上进行改编,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玩灯者。1996年,带领村民重置火老虎道具,搭建表演团队,重新恢复火老虎表演,除依旧俗在当地演出外,还曾多次带队外出...
查看更多
张洪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8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落子代表性
传承人
。杨庄子落子(梅派落子)第七代传人,自幼爱好落子、武术。技艺以鞭为主,动作英武健美,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是“捋鞭”,具体动作有“缠头捋鞭”“裹脑捋鞭”“挽花捋鞭”“单刀式捋鞭”“单刀扫堂式捋鞭”等。这些动作主要通过全身动作的变化来体现,而下肢基本保持着屈膝的“虎步”“跺子”“箭步”“台步”等。表演曾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奖励,并培养了大批落子后继人才。
查看更多
毋启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1月生,河南省焦作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苏家作龙凤灯舞)代表性
传承人
。6岁起跟随长辈一起玩灯。20世纪60年代拜老艺人毋致成、毋启宝为师,主攻龙头、凤头和太阳灯技巧。在“龙游场”“甩大尾”“龙翻滚”“龙蜕皮”“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龙盘珠”“二龙戏凤”等高难度动作中的表演矫健干练。致力于项目的传承发展,制订《苏家作龙凤灯舞保护实施细则》,成立苏家作龙凤灯舞研究会,设专人管理资料、道具、档案,培训演员,对失传舞蹈挖...
查看更多
吴观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4月生,广东省深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沙头角鱼灯舞)代表性
传承人
。从1956年开始,师从吴胜源学跳鱼灯舞,经过三年训练,成为本村鱼灯舞队成员之一。有六十余年的演艺经验,熟练掌握鱼灯舞的表演技艺和表演程序,对配乐谱调、道具制作等也十分精通。2000年开始从事保护和整理传统鱼灯舞工作,并组织鱼灯舞队进行排练、传艺。2001年至今,担任沙栏吓村鱼灯舞总教练,积极传承鱼灯舞。曾多次带队参加演出比赛并获奖,扩大了沙头角鱼灯舞...
查看更多
陈金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10月生,2018年1月去世,福建省莆田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莆田九鲤灯舞)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跟随父辈学习九鲤灯舞技艺,全面掌握九鲤灯舞表演及道具制作技艺,能够熟练表演各种鱼类的舞姿,形象逼真地展现鱼类时而跳跃、时而下潜的动态,曾获得省文化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优秀表演奖。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成立了老年、青年、中年组的九鲤灯舞队,传授灯舞技艺,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此外,还注意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探索灯舞...
查看更多
汤裕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江苏省高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东坝大马灯)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在父辈熏陶下学跳大马灯,全面掌握东坝大马灯表演艺术,对东坝大马灯表演的奔、跑、腾、跃和排兵布阵均能熟练掌握。表演极具观赏性,能够有效表现大马灯威武雄壮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东坝大马灯表演队艺术指导。带领团队演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获得多种奖励。至今已传承5名徒弟,并参与中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
查看更多
杨印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6月生,河北省黄骅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聪明好学,跟随大人们一起看扎麒麟、耍麒麟,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麒麟艺术。18岁开始向当地艺人学习麒麟舞,并师从吴宝安学习麒麟扎制手艺。悟性高、肯钻研,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在多年的扎制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麒麟扎制技巧,使麒麟头部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自己设计图纸,根据麒麟的高矮确定各部位的比例尺寸,确保稳定平衡。还改进扎制用料,将纸糊改为丝绸,延长了麒麟的使...
查看更多
代三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2月生,甘肃省武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武山旋鼓舞)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喜爱旋鼓舞,得父代吉成家传,1973年开始学习旋鼓舞。经过勤学苦练,1980年掌握了武山旋鼓舞的各种套路技艺与表演要领。组织并参加过多次省、市、县各级节会表演获得好评。近年来通过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将旋鼓舞技艺传授给当地青少年,徒弟有代永吉、代潮东等。在农闲之余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致力于旋鼓舞技艺传承事...
查看更多
杨门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1月生,甘肃省武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凉州攻鼓子)代表性
传承人
。8岁起学习凉州攻鼓子表演技法,16岁正式表演。1996年创办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攻鼓子表演艺术团并任团长,先后组织并参加过三十余次国家、省、市、区的舞台及广场表演,多次获奖。还参加过五部纪录片及电视剧的拍摄。表演技法纯熟,在继承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近年来除参加各类非遗展演外,以培育少年鼓手为重点,培养了大批年轻鼓手。
查看更多
1
737
738
739
740
741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