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扎西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2年1月生,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嘎尔代表性传承人。1951年被选入专业艺术团队,跟随西藏传统音乐名师学习嘎尔舞,同时掌握乐器扬琴、扎年、笛子、京胡、二胡、毕旺三线(甘加)、长笛、唢呐等演奏技法和乐理乐谱。1983年至1998年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传授嘎尔舞,出版音乐合集《密布暇集》。退休前整理并出版了嘠尔舞乐谱《曲珍嘎瑞》,退休后出版了音乐专辑《藏族传统精品音乐》,2000年出版了《西藏古典音乐》。2013年,为...
查看更多
洛布曲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35年9月生,2017年10月去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囊玛代表性传承人。从7岁开始跟随囊玛堆谐艺术家普布卓玛学习囊玛表演,舞姿优美,动作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口头掌握近一百首传统囊玛、堆谐曲艺的演唱曲目。2008年出版了西藏囊玛、堆谐音乐《雪域回荡》专辑。2009年起在当地民间艺术团担任指导教师,先后收徒二十余人,皆可演唱囊玛曲目四十七首、堆谐曲目三十五首以上。
查看更多
罗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5年1月生,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舞(普堆巴宣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热爱民间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收集当地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舞、说唱资料,包括普堆巴宣舞的歌词和历史传说。致力于普堆巴宣舞的传承、组织和整理记录,2005年开始组织恢复普堆巴宣舞,协同贡觉培杰等老艺人翻阅经典,搜集整理普堆巴宣舞相关的历史、传说、唱词等文本资料。培养了四十多名年轻的传承人,使普堆巴宣舞后继有人。
查看更多
和振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纳西族,1938年2月生,2012年8月去世,云南省丽江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西族热美蹉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有浓厚民间歌舞传统的家庭,自幼耳濡目染,虔心学习,熟悉热美蹉的节拍和旋律,谙熟纳西族民间俗语和东巴经典故,可以按照具体的活动情景和环境即兴编说出相应的唱词。多次组织参与纳西族热美蹉展演,曾到日本进行交流演出。2004年起被聘请为大东乡热美蹉协会的顾问。热衷培养后继人才,先后参加各个自然村、文化站的培训交流活动五十期以上,培训达一千...
查看更多
格玛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0年7月生,四川省得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荣学羌代表性传承人。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学羌舞蹈,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舞蹈天赋,一直活跃于当地民间各类节庆活动中。先后组建三支舞蹈队参加各类汇报演出并获奖。舞蹈时具有舞姿低矮、上身动作幅度小、变化主要集中在腿部的特点。长期收集和整理民间歌舞资料,宣传民间歌舞文化,积极传授传统舞蹈技艺,学徒遍及省内外。
查看更多
盘振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44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黄泥鼓舞。十多岁师从本村鼓师,30岁师从盘日新师公,学习坳瑶宗教仪式与黄泥鼓舞。44岁经度戒仪式正式成为师公,开始主持祭祀盘王、游神、度戒、打斋等宗教仪式,并在“跳盘王”仪式中跳黄泥鼓舞。熟悉各类宗教仪式,掌握制鼓方法,熟知鼓谱舞步,了解文化内涵。多次带领当地黄泥鼓舞队参加国内外比赛和表演,并为培养后继人才尽心尽...
查看更多
陈福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0月生,广东省珠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舞(三灶鹤舞)代表性传承人。年幼时因见长辈表演舞鹤产生学习兴趣,16岁正式拜师学习舞鹤技艺。平时注重观察白鹤的生活习性,如啄食、梳毛、嬉戏、归巢等动作,把鹤舞表演内容分为慢步、快步、跳步、跃步、弓步、箭步等步法,洗嘴、啄食、梳羽、刷毛等动态,并融感情于动作与神态之中,使之更加生动、形象。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鹤舞的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道尔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37年10月生,2014年2月去世,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玛代表性传承人。幼时在阿拉善左旗广宗寺当喇嘛,跟随师傅学会了查玛舞的传统跳法,掌握了面具与服饰的搭配和查玛音乐的演奏方法,在阿拉善地区完整地传承了查玛舞传统表演,并挖掘整理了查玛舞服饰资料。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十几名广宗寺的年轻喇嘛传习查玛舞的表演技巧和查玛舞伴奏乐器的演奏,使得查玛舞原始跳法在广宗寺得以传承和延续。
查看更多
陈喜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广东省澄海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蜈蚣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到父亲和叔父的影响,随西门乡蜈蚣舞队学艺参与表演,后逐渐成为主力演员。借鉴中国龙舞的传统套式,模仿蜈蚣的神态和习性动作,进行取舍提炼,将一条“百足毒虫”转化为瑞气吉祥、威武壮美的精灵动物,表演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所创新。吸收南派武功步法,对蜈蚣舞表演动作进行大幅改进,突出刚中带柔的特点,增添不少高难度表演技巧,赋予这一舞蹈更多的艺术美和感染力。多年来,积极组织...
查看更多
王企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4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万荣花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花鼓艺术,7岁起跟随王增胜、王丙寅、王新泽等同村长辈学习万荣花鼓,后又受到中央歌舞团狄刚、山西歌舞团邱书芳等名师指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万荣花鼓艺术进行改革,由单鼓发展为头鼓、臂鼓、腰鼓、膝鼓、脚鼓并用,并且融民间舞蹈、戏曲表情、武术动作为一体,极大提高了表演的观赏性。多年来,始终坚持项目传承,先后有两名入室弟子,还坚持每年到学校、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