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阿家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39年生,云南石屏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
传承人
。务农为生。12岁开始跟随父亲阿成宝学习四弦演奏,18岁基本掌握了当地彝族民间调子的基本套路,20岁以后已全面掌握滇南四大腔等本地民歌的演奏技法和技巧,在当地有较大影响。1993年应中央音乐学院田丰教授邀请,出任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教员。1998年自筹资金开办彝族四弦演奏传承班,先后带徒二百多人。他演奏四弦曲技艺精湛,变化无穷,指法娴熟流畅,非常注重情感的连贯。
查看更多
后宝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2年生,云南石屏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
传承人
。务农为生。14岁起拜当地有名的“海菜腔师傅”“曲子老板”艺人李发忠、母亲万竹英等人为师,20岁后能熟练掌握海菜腔、四腔、山药腔、五山腔、民间小调等本地民歌的唱法和技巧。1984年,参加石屏县举办的首届民族民间赛歌赛舞会获得三个优胜一等奖。1993年应中央音乐学院田丰教授邀请,出任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教员。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学员遍及云南各地。
查看更多
陈习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尼族,1965年生,云南红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75年开始学习哈尼族文化(背玛、山歌、乐器、舞蹈),师从张和阿、张确呼、陈秋龙。1986年至今多次参加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国内外展演及交流活动,荣获各种奖项,期间从事哈尼族民间多声部传授工作,收有徒弟杨泽干等人。现有作品《吾处阿哧》《欧楼兰楼》等,主要负责演唱和“小三弦”的伴奏,且可以吹、拉、弹、唱,能歌善舞,在阿扎河普春一带具有很大影响。
查看更多
车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尼族,1965年生,云南红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多声部山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74年开始学唱哈尼族山歌。1985年开始学唱哈尼子哭丧、嫁歌,并开始主唱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吾处阿哧》等,至今仍担任高声部的演唱和“门扒”吹奏。其能歌善舞,演唱技艺高超,2003年被红河州文化局、州民委命名为“民间音乐艺人”。代表作品有:《吾处阿哧》《欧楼兰楼》等。
查看更多
吴玉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67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75年12月开始学习侗族琵琶歌,师承吴世恒、吴明清,掌握几十“端”(套)歌,还能编创侗族琵琶歌。其演唱水平很高,被誉为“四十八寨第一歌喉”。2005年被黎平县人民政府授予“侗族歌师”称号,曾多次参加大型演出活动。1996年12月至今在西迷村、蒙寨、高洋、洋卫村等附近寨授徒,学生达312人,他们成为侗族琵琶歌
传承人
的生力军。
查看更多
吴家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2年生,贵州榕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随父母学歌。1960年跟随歌师莆桃学习琵琶弹唱。1965年已能在本村进歌堂对歌,1970年到外村歌堂对歌,并开始出师带学生。之后长年在外传歌,迄今三十余年,是四十八地区著名的歌师。现今,在寨中传歌之余,还担任“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音乐教师。其掌握了一整套侗族琵琶歌的弹唱技艺,代表作品有《妇女歌》《侗家娃娃爱琵琶》等。
查看更多
覃奶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45年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学艺,系祖传侗族大歌第二代传人。1956年至今,在务农之余学习和传教侗族大歌。1986年参加广西五省(区)民歌比赛荣获二等奖,并被授予“歌师”称号。2001年至2003年期间,多次受桂林旅游局聘请担任侗族大歌教师。现指导高安小学银铃少儿班练习侗族大歌童声唱。其完整掌握了三江榕江河侗族大歌的传统唱法,具有较高代表性和影响力。
查看更多
吴光祖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4年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52年开始学唱侗族大歌、侗戏、侗族琵琶歌等,现任梅林侗族大歌队队长和文艺队队长,向青少年传授侗族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侗族民间音乐。自1999年以来,多次带领侗族大歌队到各大城市参加演出,2004年被中共三江县委授予首批“十佳民间艺人”,2005年度被区文化厅、科技局、体育总局评为“十西小康文化示范户”称号。目前收集整理有《高山井水歌》《松鼠歌》《正月立...
查看更多
吴品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45年生,贵州黎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人
。4岁起跟随父母学唱侗歌,1958年开始参加各类大型演出活动,曾在中南海被毛泽东主席接见,成为九侗侗族地区闻名的歌手、歌师。掌握二百多首传统侗族大歌,并能即兴编创侗歌,代表作品有《嘎高井》等三十多首。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在家传授学徒。
查看更多
王绍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四川青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薅草锣鼓代表性
传承人
。1955年开始跟随爷爷王英基学习薅草锣鼓,系板桥铁炉村王氏薅草锣鼓第四代
传承人
。自1959年开始带领本生产队的薅草锣鼓队演出,该队锣鼓拍子节奏鲜明,唱腔旋律优美,加入许多的山歌曲调深受老百姓喜爱。能演唱传统的五字、七字、十字谱如《二面麻柳叶》《三月百草青》等曲目。凡遇农家之事,他常以歌郎、知客身份出现,口碑极好。自1980年起培养
传承人
,主张继承薅草锣鼓的传统唱法并...
查看更多
1
902
903
904
905
906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