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钟昌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畲族,1932年8月生,福建省霞浦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小说歌代表性传承人。畲族歌王钟学吉的第三代传人。自幼受环境熏陶,对畲歌兴趣浓厚,利用为村中歌手抄写歌本的机会,开始学唱小说歌。通过参加每年的畲歌歌会,演唱技巧不断提高。除了继承畲族小说歌的传统演唱,还改编和创作了《茶山情歌》《八荣八耻》等深受民众喜爱的作品。积极参与和指导各类畲族歌会,系统搜集整理畲歌历史歌本,以传帮带的形式先后培养了四十余位歌手。
查看更多
巴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0年7月生,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格萨(斯)尔》说唱家。14岁开始说唱格萨(斯)尔,可以说唱格萨(斯)尔一百八十六部,1996年被那曲地区群艺馆聘为格萨尔说唱艺人。2007年完成《达岭之战》《金岭大战》《达色耗牛宗》录音带和光盘录制出版工作。2008年完成《格萨尔诞生之一》《格萨尔诞生之二》《格萨尔王传之赞马颂》录音带和光盘录制出版工作。逢年过节都会到县乡村进行展演,每年的那曲赛...
查看更多
和明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4年7月生,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格萨(斯)尔》说唱家。11岁到东竹林寺当喇嘛,拜同顿活佛和格汝农都活佛为师学习《格萨(斯)尔》说唱。经过多年努力,掌握了《格萨(斯)尔》的表演唱腔、唱词、说唱形式和基本内容,从而使这一古老的说唱史诗得以在云南传承至今。把《格萨(斯)尔》说唱传授给女儿和继英、女婿阿星。1984年,赴西藏参加由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和西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召开...
查看更多
巴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2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江格尔》传唱技艺第三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江格尔齐普尔加甫学唱史诗《江格尔》。熟练识读托忒蒙古文,并且能吟诵、传唱英雄史诗《江格尔》的七个章节。记忆超凡、风趣幽默、演唱吟诵风格独特,在城乡特别是农牧区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培养出多名学生,在自治区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查看更多
谢庆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仫佬族,1953年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三姐歌谣代表性传承人。刘三姐歌谣演唱者。自幼跟随祖父谢家顺、父亲谢秀庭、母亲卢秀兰学习山歌。掌握当地各种歌谣的演唱方法,尤其擅长即兴编歌,词编得好、曲来得快。凭借良好的音乐天赋,融合自己独到的见解,所编的山歌贴近生活、幽默风趣、雅俗共赏。1997年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广西山歌学会举办的广西“小康民谣”歌王擂台赛,获“广西歌王”称号。多年来,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各...
查看更多
张永联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2月生,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吴歌演唱者。1946年辍学替人放牛,1951年起从事集体劳动,在下田劳作中接触田山歌,并向当地田歌手学唱。通过三四年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当地流传的泖甸山歌。泖甸山歌亦称“落秧歌”,演唱时一般需要五到六人,其高音洪亮,常担任头歌领唱,在当地颇有名气。代表性作品有《十二花名当古人》《十杯酒》《十杯茶》《十二月梅花》《叫码头》等。
查看更多
张才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9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耿村民间故事讲述家。能讲三百多个故事,是耿村故事家中比较活跃的人物之一,还唱得一口好戏。代表作有夫妻讲述的故事集《兰桥断》等。所传承的故事来源广泛,并乐于传承给后人。讲故事有四个特点:一是有开场白,几乎每次开讲前都要说上一段开场白,而且很精彩;二是能讲能唱,肢体语言丰富,感染力强;三是善于揣摩听众心理,能根据听众心理调节故事节奏;四是善用民间歇后语,方言土...
查看更多
富育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33年5月生,2020年2月去世,黑龙江省瑷珲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说部代表性传承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富察氏家族满族说部传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致力于民间口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翻译与研究。传承与整理满族说部《萨大人传》《东海沉冤录》《乌布西奔妈妈》等共计二十三个故事。出版萨满文化与民俗研究专著《萨满教与神话》《满族萨满教研究》《富育光民俗研究论集》等七部、论文一百余篇,为我国清史、东北边疆史、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柯尔克孜族,1932年10月生,2016年7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柯尔克孜约隆代表性传承人。柯尔克孜约隆演唱者。13岁时跟随当地著名约隆奇买买提江·莫勒多学习约隆歌,1959年开始在婚礼和群众聚会场合演唱约隆歌。1980年代,因艺术才能在当地较有声望,以口传背记方式教授徒弟,到2012年已培养传承人六十多名。多次在县、自治州和自治区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演唱约隆歌,获多种奖项。
查看更多
彭继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9年11月生,湖南省龙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梯玛歌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梯玛歌演员。从小生活在土家族聚集区,深受土家文化熏陶。15岁跟随父亲彭武庚跑堂学艺。其间学过梯玛、上刀梯、咬红铁、踩火铁、仙人定鸡、仙女和竹等绝技,其中上刀梯、咬红铁技艺最为突出。1998年参与接待台湾民俗文化考察团表演。2005年参加全国滑翔伞锦标赛湘鄂渝边区民族文化表演。2006年在张家界乌龙山为四百家旅行社表演。2007年参加湘西里耶秦简文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