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人物
刘坤庭在工作室内制作陶瓷      王骁金龙 摄    编者按:湖南是非遗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级非遗传承人4099人。他们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湖湘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即日起,本刊推出“湖湘非遗匠人”系列报道,选取部分非遗传承人代表,报道他们传承非遗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倾囊授徒的胸怀。希望以此在全社会形成敬重传承人、弘扬工匠精神、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在日前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长沙铜官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18日,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带领视障人士参观博物馆。  许建梅 摄 5月18日,观众在广东省博物馆通过4K藏品互动展示空间了解相关情况。许建梅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此前后,广东省各地市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诠释文物保护理念,搭建了...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8〕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商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下称目录)。该目录重点选取了具备一定...
查看更多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在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曾说过,越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浙江人民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嵊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教诲,把保护越剧、传承越剧、振兴越剧作为第一责任、首要担当,在大力推进越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作了一系列扎实的探索,为振兴地方戏曲文化提供了“嵊州样本”。    一、注重传承,切实担负起越剧事业薪火相传的职责使命    嵊州市委、市政府自觉把传承发展越剧文化纳入嵊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四...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2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筹备情况(来源:中国网)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
查看更多
难忘黄梅戏
2018.05.22
专题报道
     舞起台步,咚锵咚锵……锣鼓声中,戏唱得正热:“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塘埂下。”念的唱的,都是人人听得懂的土话:“长子打把伞,矮子戴朵花。此花叫作呀哩呀嘟儿喂呀,嘟儿喂呀,叫做莲蓬花。”是民歌小调,载歌载舞,也像西方歌舞剧。    这便是黄梅戏。    湖北黄梅这一带,红白喜事、比赛聚会,习惯请来戏班,唱起黄梅戏,图个喜庆。正月花灯、四时八节,更是“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县,故名黄梅戏。起初,黄梅县北多云山一带盛产茶叶...
查看更多
论坛
新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风生水起,风起云涌,如火如荼,高歌猛进,这与王文章先生的极力倡导和大力推动分不开的。王文章先生曾担任文化部分管非遗保护的副部长,并长期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恰好我国非遗保护事业启动和勃兴,既是恰逢其会,更是引领其盛。 我们经常在重要媒介上看到王文章先生的文章,或者全国两会记者对他的访谈,或者全国性会议、论坛上他的讲话,时有新见,每有卓识,指点迷津,指引方向。每每阅读这些文章,总有醍醐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匠·心——河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成果展”将于6月1日至20日在河南博物院东临展厅开展。此次展览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博物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联合承办。传统工艺,通过手工劳动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技艺,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匠心与辛劳的结晶,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传统医药炮制等诸多项目。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大展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将于6月1日至3日在江苏淮安举行。5月17日,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政府共同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本次活动的筹备情况及特色亮点。    树正气聚人气接地气    江苏省文化厅非遗处李金芳介绍,作为文化大省、非遗大省,江苏非遗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效、新进展,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中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江苏省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