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人物
  周淑英展示剪纸艺术人常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河北蔚县农家女周淑英,用一双巧手继承和创新着剪纸艺术,使得这一民间技艺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她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推陈出新的河北剪纸艺术第三代传人    走进周淑英工作室,只见工作台上放置着薄薄的纸张、小巧锐利的雕刀、鲜艳的颜料,经过周淑英进行精巧的造型设计、细心雕剪和独特点染,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和中国传统寓意的剪纸就完成了。这些剪纸有的表达了...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082人,平均年龄63岁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    目前国务院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包含3154个子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的一项基本的非遗保护措施,对其的研究属于非遗保护研究中具有共性的横向问题,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该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非遗清单编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中国非遗名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其他国家非遗清单编制的有益经验、对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制度的反思、对未来非遗清单编制研究的展望和非遗清单编制中的权力、权利与权益的关系等。非遗清单编制中社区的地位,其参与的形式及其与政府和学界等其他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文旅非遗发〔201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5号)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人物
霍庆顺在年画《五子夺莲》画坯上进行彩绘创作 (摄影:李娜) 说起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柳青年画,可谓家喻户晓,可它的制作工艺却鲜有人了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68岁的霍庆顺熟练掌握了年画传统制作技艺,并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霍庆顺没闲着,他接待了一群来自北京的小学生,为他们讲解了年画的故事。  距离西青区石家大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年画馆,其中的一间画室是霍庆顺平常工作的地方。出生在杨柳青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羊皮鼓舞羌族绣娘切磋制作技艺羌笛培训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许多羌族非遗创作与传承主体流失,羌族非遗面临传承人断层与生存土壤松散、激变的威胁;羌族非遗赖以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承较好的羌族村寨、社区、展示馆、传习所等,均在地震中损毁严重,羌族非遗以及羌文化所依附的生态链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在重建家园中保护羌族非遗,2008年11月,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外国友人在汶川县举行的千人坝坝宴上体验当地民俗(摄影:陈地)茂县凤仪镇小学学生在兴趣班上学习羌笛演奏(摄影:陈地)一名羌族妇女在茂县古羌城内展演日常生活场景(摄影:陈地)原标题:千年文化孕生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当记者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8日晚,在湖南怀化市中职学校文艺汇演比赛上,30名辰河目连戏小传承人第一次登上舞台。舞水秀、戴大靠、唱高腔,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展示着这项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的最新创新成果。目连戏,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目,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独特的唱腔传唱至今。而辰河目连戏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民间祭祀戏曲之一,是一个庞大的剧目组合,号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属于曲牌连缀体音乐,共有曲牌203支,锣鼓曲牌73支,保存了古老的“圆腔点板”的记谱方法,保留了大量民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1 “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开幕仪式5月10日下午,第二届“中国浙江·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暨“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开幕式及首场展演在绍兴市文化馆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利用经纬交织搭“十字”,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这样的手艺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十字绣,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从中国经由土耳其传到意大利,继而在欧洲传播开来。由于它的易学易懂,如今已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一项更为古老的技艺,却常常苦于被错认为十字绣而默默无闻。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王启萍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绣花不累解释累,传承不苦误解才苦,“有人问我想过放弃吗,我说有,怎么会没有。”这位68岁的老人,低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