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湘鄂赣非遗项目展演启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玲 张日平 创建时间:2018-06-07 09:18:45

参加交流展演的江西铜鼓县民俗舞蹈《七鲤抢虾》汤超龙 摄

6月2日晚,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岳阳系列活动暨第四届湘鄂赣边界地区(临湘)非遗文化旅游节在岳阳临湘市启动。岳阳市的62个非遗项目以及湖北省崇阳县提琴戏、通城县打锣腔,江西省铜鼓县七鲤抢虾等非遗项目进行了交流展演和展示,让当地群众领略了不同地域非遗项目的特色。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岳阳市政府、临湘市政府主办,共分为启动仪式、非遗讲堂、非遗展示、非遗展览、非遗展演等板块,集中展示了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当晚的启动仪式在传统器乐表演《少儿十样锦》中拉开序幕。江西省铜鼓县的民俗舞蹈《七鲤抢虾》、湖北省崇阳县带来的提琴戏对唱《双合莲》和通城县带来的打锣腔对唱《香魂恨》以及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带来的经典折子戏片断《贵妃醉酒》《三娘教子》《三岔口》等10个以三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内容的节目,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完成了《七鲤抢虾》的表演回到后台,江西省铜鼓民俗演艺队的阿姨们仍然难掩兴奋,“开心!”大家异口同声地表达参加此次交流展演活动的心情。据队长叶桂凤介绍,他们是一支群众文艺队伍,共有16个成员,主要表演铜鼓当地的非遗民俗七鲤抢虾、太平灯和渔樵耕读。

前来参加展演的湖北通城县打锣腔传承人张李吴介绍了打锣腔的传承情况。“包括我在内的打锣腔第六代传人只有4人,第五代传人只剩下3人,我本人带出的50多个徒弟中也只有20多人还在从事打锣腔艺术,目前没有一家专业院团来传承这项非遗。”张李吴说,他带领的民间剧团南鄂百花艺术团一年有300多场演出,为推广传承打锣腔,他在不断创新,“这次带来的就是改良版的对唱《香魂恨》,我们希望通过参加交流活动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营养。”张李吴说。

作为本届非遗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至8月期间,由湖北提琴戏、湖南花鼓戏、岳阳巴陵戏、临湘花鼓戏等非遗传统剧目组成的展演活动将深入临湘市的社区、扶贫点、校园、企业和景区等地开展10场演出。

湘鄂赣边界地区的语言、习俗、文化相近,因此衍生出了戏曲、音乐、舞蹈等许多具有共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临湘市于2014年发起举办湘鄂赣边界地区非遗文化节,特邀湖南、湖北、江西3省特色非遗项目来临湘进行展示展演。节会旨在传承、弘扬、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提升全民非遗保护意识,展示湘鄂赣非遗保护成果,促进区域协作交流,实现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此前,该节会已成功举办3届,今年是第四届。几年来,累计有20余个江西和湖北省的非遗项目来临湘交流展演,有效加强了湘、鄂、赣三省边界地区非遗工作交流,推动了三省非遗事业的协作和融合发展。

编辑:江晓雯